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黎族居住风俗. 船型屋,黎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7-03 08:43

黎族居住风俗. 船型屋目录

黎族居住风俗. 船型屋

黎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黎族服装和水族服装区别

黎族居住风俗. 船型屋

黎族船型屋是海南黎族群众世代居住的房屋,形似一艘倒扣的木船,是黎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这种建筑形式流行于海南的黎族聚居区,黎族同胞们为纪念渡海而来的黎族祖先,故以船型状建造住屋,因外形酷似船篷通常称为船型屋[][]。

船型屋的建造特点包括其高架结构和拱形的人字屋顶,通常用红、白藤扎架[]。房子分为前后两节,门向两端开,中间立三根高大的柱子,象征男人(黎语叫“戈额”),两边立六根矮的柱子,象征女人(黎语叫“戈定”),即一个家是由男人和女人组成[[7]][[8]]。

船型屋不仅是黎族的传统民居,也是黎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黎族先民在海南岛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并吸纳汉族居住方式和文化而形成的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居类型[[9]]。船型屋还承载着黎族浓浓的雨林乡愁,是黎族千年文化历史的见证[[10]][[11]]。

黎族船型屋不仅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更是黎族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载体,反映了黎族人民对祖先的纪念以及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利用。

黎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黎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大多数黎族人都能兼说汉语,过去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1957年在党和政府帮助下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信仰仍处在原始宗教阶段。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的陵水、保亭、三亚、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琼中、五指山等县市,其余散居在海南省境内的万宁、儋州、屯昌、琼海等县市以及贵州等省。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统计,中国境内的黎族人口数为1602104人。

黎族服装和水族服装区别

黎族和水族的服装在款式、材料和文化内涵上都有显著的区别。从款式上看,黎族男子的服饰较为朴素简便,通常为对襟无纽的棉质或麻质短袖上衣,下装因方言不同有所区别,主要有犊鼻裤和吊襜[][[11]][[15]]。而水族男子则穿大襟无领蓝布衫,戴瓜皮小帽,老年人着长衫,头缠里布包头,脚裹绑腿[[13]][[21]][[22]]。水族妇女的服饰特点是“短衣长裙”,且完全用火麻土布作面料,民国以后逐渐易裙为裤[[10]][[17]]。从材料上看,黎族服饰主要利用海岛棉、麻、木棉、树皮纤维和蚕丝等织造缝合而成[[6]][[7]][[9]]。而水族服饰则主要使用火麻土布作为面料,崇尚黑色和藏青色[[10]][[13]][[27]]。从文化内涵上看,黎族服饰体现了南太平洋区域服饰文化的特点,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区分不同血缘集团及氏族、部落的重要标志[][[8]][[20]]。水族服饰则反映了其农业经济背景和手工业技艺,崇尚自然色彩,尤其是黑色和藏青色[[18]][[27]]。黎族和水族的服装在款式、材料和文化内涵上都有明显的区别,体现了各自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