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河南洛阳结婚风俗,河南洛阳婚嫁风俗

参考 知识库 时间 2024-07-03 08时

河南洛阳结婚风俗目录

河南洛阳结婚风俗

河南洛阳婚嫁风俗

河南洛阳的婚俗

洛阳结婚的规矩

河南洛阳结婚风俗

洛阳的结婚风俗沿袭了礼记所定的“六礼”程序,包括问名、纳彩、纳吉、纳征、请期和迎亲[][][[5]]。具体流程如下:

1. 议婚:通常由男方家人找到媒人,让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向女方家介绍男方的基本条件和经济状况。女方家满意后,双方父母会进行第一次见面[[6]]。

2. 择吉日:男方要请人择个结婚吉日,并将择定的吉日写在书上,告诉女方准备婚嫁事宜[]。

3. 送嫁妆:婚礼前一天或迎娶当日,男方在抬嫁妆前先送上肉一方、米一盘,俗称“辞娘米、离娘肉”。待嫁妆抬到男家后,押妆人将钥匙交给新郎母亲[]。

4. 预备洞房:结婚头天晚上,男方家选定的女性给新娘铺床,并往床上撒放花生、栗子等,意为祝福新人早生贵子[][[4]]。

5. 迎亲:在结婚当天,男方会派车队去女方家中接新娘。到达男方家后,新娘会在亲友的簇拥下进入新房[]。

6. 闹洞房:婚后第一天晚上,亲朋好友会聚集在新房中,进行各种嬉戏和调笑活动,俗称“闹房”,意在祝福新人幸福美满[[8]]。

洛阳的彩礼和嫁妆也是重要的环节。男方通常会准备丰厚的彩礼,具体金额由双方商定,这也代表了男方对女方的重视[[7]][[9]]。女方则需要准备嫁妆,嫁妆的多少取决于家庭经济情况,但通常嫁妆越多,婆家人就越看得起新娘[[12]][[14]]。

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洛阳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当地人民对婚姻的重视和祝福。

河南洛阳婚嫁风俗

河南洛阳的婚嫁风俗沿袭了礼记所定的“六礼”程序,包括问名、纳彩、纳吉、纳征、请期和迎亲[][[6]][[7]]。具体流程如下:1. 议婚:通常由男方家人找到媒人,让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向女方家介绍男方的基本条件和经济状况。女方家满意后,女方父母会到男方家“相家”,双方家长在男家设宴,媒人和双方家长参加[][[15]]。2. 下帖:男方择定结婚吉日(俗称“好”),将吉日写在书上,告诉女方,女方同意后便可接下聘书[]。3. 过礼:结婚前半月或十日,男方须给女方送彩礼,礼品有衣料、鞋袜等[]。4. 准备嫁妆:嫁妆是女方需要做的事情,嫁妆的多少取决于女方家庭情况,但嫁妆的多少也决定了新娘以后在婆家的地位[[19]][[25]]。5. 预备洞房:在结婚的头天晚上,男方家选定的女性给新娘铺床,并往床上撒放花生、栗子、白果、核桃、红枣等物,意为早生贵子[[4]][[11]]。6. 迎亲:婚礼当天,新郎带领迎亲队伍前往新娘家接亲。到达新娘家后,新郎需进行一系列仪式,如跨火盆、射箭等,然后才可进门迎娶新娘[]。7. 闹洞房:婚后三天内,亲友会来闹洞房,俗称“逗新媳妇”,不论辈分大小,尽可与新娘嬉闹,调笑的内容多与性文化有关,意在启发新人共赴爱河,欢度良宵[[9]][[18]][[20]]。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洛阳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寄托了人们对新人的美好祝愿和对婚姻生活的重视。

河南洛阳的婚俗

洛阳的婚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主要沿袭了礼记中的“六礼”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4]][[5]]。以下是洛阳婚俗的主要内容:1. 议婚:通常由男方家人找到媒人,让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向女方介绍男方的基本条件和经济状况。如果女方家长满意,便同意婚事[][[12]]。2. 过礼:结婚前半月或十日,男方须给女方送彩礼,礼品包括衣料、鞋袜、套装、化妆品、首饰及肉类、点心、面食等[]。3. 准备嫁妆:嫁妆是女方在婚前的主要事项,嫁妆的多少往往决定了新娘以后在夫家的地位。嫁妆通常由女方家庭准备,并且数量越多,婆家人就越看得起新娘[][[9]][[19]]。4. 预备洞房:在结婚的头天晚上,男方家选定的女性给新娘铺床,并往床上撒放花生、栗子、白果、核桃、红枣等物,意为早生贵子[][[7]]。5. 迎亲:按照传统习俗,男方会在婚礼前一天或当天迎亲。迎亲过程中,男方会送上肉一方、米一盘,俗称“辞娘米、离娘肉”[]。6. 闹洞房:洛阳的婚礼中有“闹洞房”的习俗,俗称“逗新媳妇”,不论辈分大小,尽可与新娘嬉闹,内容多与性文化有关,意在启发新人共赴爱河,欢度良宵[[6]][[11]][[15]]。7. 拜堂:婚礼当天,新郎新娘会在亲友的见证下进行拜堂仪式,表达对婚姻的尊重和承诺[[5]]。8. 婚后习俗:婚后,新娘会住在男方家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双方家庭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如撒床歌、铺床歌等,寓意着祝福新人早生贵子[[6]]。这些婚俗不仅体现了洛阳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人们对婚姻的美好祝愿和对家庭的重视。

洛阳结婚的规矩

洛阳的结婚习俗和规矩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六礼程序:洛阳的婚嫁习俗沿袭礼记所定的“六礼”程序,即问名、纳彩、纳吉、纳征、请期、迎亲[[4]][[5]][[14]]。这些程序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有所简化,但基本流程依然保留至今。2. 彩礼和嫁妆:男方需要给女方准备丰厚的彩礼,具体金额由双方商定,洛阳地区常见的彩礼金额为万紫千红(约十五万元)[[11]][[18]]。女方则需要准备嫁妆,嫁妆的多少也会影响新娘在婆家的地位[[7]][[21]]。3. 送嫁妆:婚礼前一天或迎娶当日,男方会送上肉一方、米一盘,俗称“辞娘米、离娘肉”[]。待嫁妆抬到男家后,押妆人将钥匙交给新郎母亲[]。4. 洞房布置:在结婚的头天晚上,男方家选定的女性会给新娘铺床,并往床上撒放花生、栗子、白果、核桃、红枣等物,意为早生贵子[]。新人的被褥通常由儿女双全、夫妇健康的老人用红线缝制,被子数量均取偶数[]。5. 闹洞房:洛阳的婚礼中有“闹洞房”的传统,俗称“逗新媳妇”,不论辈分大小,都可以与新娘嬉闹,内容多与性文化有关,意在启发新人共赴爱河[[13]][[19]]。6. 哭嫁:新娘离家时要喜极而泣,且哭得越快越大声越好,这样可以旺娘家的财运。出嫁当日新娘忌吃夫家的饭,俗云“食郎饭,打郎声”,意喻以后在婆家受委屈只能忍气吞声[[12]]。7. 媒人禁忌:洛阳人忌讳慢待媒婆,忌讳拖欠媒婆应得的礼物或酬金。旧时不准男女自由恋爱,讲究“男不求亲,女不许亲”,因此媒人的地位非常重要[[8]][[9]][[26]]。8. 贺婚习俗:洛阳民间有“凑份子”之俗,亲友之间最忌不行人情,不“凑份子”。主家会备有一个记账簿,及时记下送礼人的姓名和礼额,等到将来人家办喜事时也去“凑份子”[[16]]。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洛阳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当地人民对婚姻的重视和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