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风俗 头七怎么办,上海人做七有什么讲究
上海风俗 头七怎么办目录
上海风俗 头七怎么办

在上海的风俗中,头七是指人去世后的第七天。根据传统习俗,这一天被认为是死者魂魄会返回家中探望亲人的日子。因此,家人需要在头七当天进行一系列的祭祀和悼念活动。
1. 预备食物:家人应在魂魄回来前为死者准备一顿饭,通常是逝者生前喜欢吃的食物[][][[4]]。这顿饭被称为“回魂供”,供品中不可以有牛肉和马肉,因为这些被认为是牛头马面等鬼差护送死者回家的象征,出现则属大忌[[23]]。
2. 回避和休息:为了不让死者魂魄看见家人,家人应在这段时间内回避,最好的方法是睡觉,如果睡不着也要躲入被窝[][][[4]]。
3. 烧纸钱和香烛:在头七当天,家人会在灵前烧纸钱、香烛,并进行祭祀仪式[[17]][[20]]。这些活动旨在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敬意。
4. 吃馄饨:在上海的一些地区,头七当天晚上会有吃馄饨的习俗,这被称为“吃头七馄饨”[[13]][[28]]。
5. 其他禁忌:在头七期间,还有一些其他的禁忌和注意事项,例如不杀生、不沾荤、不说大话等[[29]]。
头七是上海丧葬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一系列的祭祀和悼念活动,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
上海人做七有什么讲究

上海人做七有许多讲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时间安排:从死者离世的当天算起,每隔七天为一个“七”,共经过七个七,即49天[]。每个“七”都有特定的时间安排和仪式。2. 家庭成员参与:在每个“七”的日子,子女都需要回到家中进行祭奠[]。例如,头七通常由儿子主持,而五七则由女儿主导[[5]]。3. 宗教活动:有宗教信仰的家庭会请僧人、道士或基督徒来家中为逝者超度唱念[]。这些宗教活动旨在为逝者祈福,帮助其灵魂早日安息。4. 祭祀物品:在头七之前,第六天需要举行“上望”仪式,午夜时分家人需要进行哭祭,并焚化纸钱等祭祀品[[7]]。这些祭祀品包括衣物和其他与逝者相关的物品,通常在第七天中午收集[]。5. 饮食安排:在做七的过程中,亲属们会在特定的日子设斋会奠祭,每次祭奠后会有相应的饮食安排[[8]]。6. 文化传统:做七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纪念,它还承载着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者的慰藉。通过这些仪式,家人可以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思念[[6]]。上海人做七的讲究不仅体现在具体的时间安排和仪式上,还包括家庭成员的参与、宗教活动的举办以及对逝者的深切怀念。这些习俗共同构成了上海地区独特的丧葬文化。
头七要是行房了要紧吗

头七期间行房是不被推荐的,尤其是在亲人去世后的四十九天内,特别是头七天内。根据中国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头七是对逝者的哀悼和纪念期限,在这段时间内应该避免所有喜庆活动,包括性生活[[4]]。这主要是为了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悼,避免对祖先或神灵带来不好的影响[[4]]。如果在头七期间已经发生了行房,可以采取一些补救措施。例如,全家吃素,不杀生,并且恭敬诚心为逝者每日念阿弥陀佛佛号或地藏经,多多益善[][[8]]。还可以通过念经超度亡者来弥补这一过错[]。头七期间行房是不被推荐的,如果已经发生,可以通过一些宗教和道德上的补救措施来尽量减少对逝者的不敬。
头七中午还是晚上供饭

关于头七供饭的时间,存在不同的说法。大部分证据表明头七供饭一般是在中午进行的[][]。也有部分证据指出头七供饭是在晚上的特定时段进行的,如夜里十一点到凌晨一点或凌晨四点左右[[7]][[8]]。综合来看,虽然有一些例外情况,但大多数情况下头七供饭是中午进行的。因此,可以认为头七供饭一般是中午进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