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汉族结婚风俗,广西壮族和汉族结婚
广西汉族结婚风俗目录
广西汉族结婚风俗

广西汉族的结婚风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宴迎宾:男女双方均设筵席迎接宾客,一般为三天,分为入场、正席和散席。个别地方以第三天为正席,称为“隔日酒”[]。
2. 聘礼:女方设筵所需的主要物品,如猪肉、鸡鸭、大米、喜酒、山味(木耳、香茹等)和海味(尤鱼、螃蟹等),均由男方以聘礼提供[]。
3. 接亲:结婚第一天,男方家准备两辆以上装饰好的婚车来女方家接新娘与嫁妆,也叫接亲[[12]]。
4. 安床:在婚礼当天或之后,男方会将新娘的床铺安置好,并进行一些特定的仪式[[5]]。
5. 接待宾客:婚礼期间,男女双方家庭都会接待前来祝贺的宾客,并接受宾客的贺礼[[5]]。
6. 婚后生活:婚后新郎家和新娘家会共同参与节日庆祝活动,家族成员会给新人准备传统的婚后礼物,并参加传统的婚后仪式,如献衣仪式等,以祝福新人吉祥如意[[13]]。
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广西汉族的文化特色,也反映了当地人民对婚姻的重视和祝福。
广西壮族和汉族结婚

壮族和汉族在广西是可以结婚的。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只要双方符合法定结婚条件,就可以去婚姻登记机关领取结婚证,获得法律承认的婚姻关系[]。实际上,壮族和汉族之间的通婚率也在逐渐增加,生活习惯的接近使得越来越多的壮族和汉族青年选择结婚[]。在广西,壮族和汉族的婚礼习俗各有特色。例如,壮族的婚礼通常包括对歌择偶、交换年庚、迎亲等环节[[14]],而汉族的婚礼则设有宴席迎宾、接亲入场等传统程序[][[5]]。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各自民族的文化特色,也反映了广西多民族融合的社会现状[[9]][[21]]。广西作为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的试点城市之一,自2023年6月1日起,无论是壮族还是汉族,都可以在广西范围内任意一个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无需提供居住证[][[4]][[6]]。这一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方便了不同民族间的婚姻登记,促进了民族融合[[17]][[24]]。壮族和汉族在广西是可以结婚的,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两族之间的通婚现象越来越普遍。
广西少数民族结婚风俗

广西少数民族的结婚风俗丰富多彩,各民族有着独特的传统习俗。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壮族、苗族和侗族的结婚风俗:1. 壮族: 彩礼:男方需要给彩礼,金额因地区而异,通常在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 婚前准备:新娘一家会置办嫁妆,包括新娘的行头、红脸盆和红箱子,并遵循安床、打木槽等传统风俗[]。 婚礼仪式:壮族婚礼中有“背新娘”、“砍梯”、“拆桥”、“对歌”等步骤[[6]]。还有唱哈哩歌、以牛车接亲、撒五谷进家门等习俗[[13]]。 婚后习俗:婚后第三日女子回娘家,待怀孕后才正式到夫家生活,称为“坐家”或“落夫家”[[8]]。2. 苗族: 婚前准备:苗族青年男女通过参加采花山、跳月等活动寻找心上人,确定关系后请媒人向双方父母求亲[[20]]。结婚前一天,男方把结婚用品送到女方家过目[[17]][[22]]。 婚礼仪式:苗族婚礼有“三步曲”,包括“送礼曲”、“哭嫁”和“抢婚”[[16]][[17]]。婚礼中还有酸鲤鱼等特色食品[[27]]。 婚后习俗:苗族婚礼结束后,新娘会在凌晨时分被接回夫家,举行正式的婚礼仪式[[25]]。3. 侗族: 婚前准备:侗族男女青年通过“对歌”选择配偶,对歌的机会很多,包括传统歌节和春节等[[10]]。 婚礼仪式:侗族婚礼一般在正月初二举行婚宴,正月初三进行闹新房等活动[[18]]。婚礼中有互赠信物、跨过“扁担桥”等环节[[10]]。 婚后习俗:侗族婚礼中会有祭祀祖先的环节,象征对祖辈的尊重[[19]]。这些婚俗不仅体现了广西少数民族对婚姻的重视,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心理意识[][[15]]。
广西少数民族婚俗

广西的少数民族婚俗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以下是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婚俗:1. 壮族: 壮族婚礼习俗包括不落夫家、夜婚、背新娘等[]。 男方娶媳妇需要给彩礼,金额因地区而异,多在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 结婚前,新娘一家会置办嫁妆,包括新娘的行头、红脸盆和红箱子,并遵循安床、打木槽等传统风俗[]。2. 侗族: 侗族婚礼通常在正月初二举行婚宴,正月初三送新娘回门[[7]][[12]][[13]]。 新郎在除夕夜要到新娘家中“偷亲”,将新娘接回家[][[7]][[16]]。 新娘在大年初一挑井水公开亮相,寓意新年祈福[]。 侗族婚俗还包括行歌坐夜、寨与坐妹等形式的择偶方式[][[4]][[5]]。3. 苗族: 苗族婚礼一般在凌晨举行,新郎将新娘接回家后,进行祭祖、挑新水和走亲戚等仪式[[6]][[24]]。 苗族青年男女通过跳芦笙、踩堂舞、对歌等形式选择意中人,但当众难以启口时,男青年会轻轻踩女青年的脚以试探其态度[[9]][[25]][[28]]。 苗族婚礼还包括哭嫁、抢婚、打花猫等环节[[20]]。4. 瑶族: 瑶族婚礼有着浓厚的民族风采,包括送礼、祭祖、坐歌堂、迎娶、拜门楼、吟诗、拜堂、回门等环节,前后共计用时3天[[22]]。 瑶族定亲俗仪是说亲时用来表达婚礼事宜的一种习俗[[15]]。5. 疍家: 爻家婚礼以船代轿,有送日子单、抽礼、敬茶、叹家姐、采花、颠船等习俗,已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和北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10]][[11]]。这些婚俗不仅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也展示了他们对婚姻的独特理解和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