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莆仙清明节风俗,莆田人清明有扫墓么

发布:2024-07-01 20时 来源 网络

莆仙清明节风俗目录

莆仙清明节风俗

莆田人清明有扫墓么

莆仙的春节

莆仙传统节日文化

莆仙清明节风俗

莆仙地区的清明节风俗丰富多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扫墓祭祖:清明节是莆仙人扫墓祭祖的重要日子。莆田人会在这一天上山扫墓,祭祀祖先,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怀念和敬意[[6]]。根据莆田民俗专家林洪国的说法,如果故去的老人在清明前去世,家人会在清明节扫墓;如果在清明后冬至前去世,则在冬至扫墓[]。

2. 制作“清明龟”:清明节期间,莆田人家会制作一种特有的节果——“清明龟”。这种节果用面粉、地瓜、酵母等材料制成,形状像龟,寓意祖先灵气长存,子孙平安长寿[][[4]][[8]]。每年清明节期间,“清明龟”都会热销,成为当地特色的节果之一[[12]][[15]]。

3. 踏青活动:清明节也是莆田人踏青的好时节。人们会在这一天外出游玩,享受春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4]][[20]]。

4. 演出莆仙戏:在一些地方,莆田人还会在清明节期间演出莆仙戏。莆仙戏是莆田的传统戏剧形式,剧目多为人们所熟悉的白蛇传、拾玉镯、人面桃花等经典剧目[[10]]。

5. 其他祭品:除了“清明龟”,莆田人在清明节还会准备其他祭品,如酒馔、果品、红团、白团等,用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7]][[21]]。

莆仙地区的清明节风俗不仅包括传统的扫墓祭祖,还有制作“清明龟”、踏青、演出莆仙戏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体现了莆仙人民对祖先的深厚感情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莆田人清明有扫墓么

莆田人在清明节有扫墓的习俗。根据多条证据,莆田人在清明节期间会进行扫墓活动,以祭拜祖先和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扫墓的时间不仅限于清明节,还包括重阳和冬至等其他时间[[4]][[13]]。因此,可以确定莆田人确实会在清明节扫墓。

莆仙的春节

莆仙地区的春节习俗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莆仙人将农历正月初四和初五称为“做大岁”,这与大年三十和初一的庆祝活动一样隆重[[5]][[14]][[22]]。这种习俗源于明代嘉靖年间的一段历史,当时倭寇侵犯福建,攻陷莆、仙两城,导致大量平民被杀。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莆仙人决定在正月初四或初五再次庆祝春节,以祈求平安和幸福[[8]][[17]]。春节期间,莆仙地区还有许多其他传统习俗。例如,正月初一早晨,各家各户会开门放鞭炮,拜神明祖先,并祭祀线面、烛、炮等物品,之后全家共吃线面,寓意长寿[][]。初二被称为“初二太阳”,是禁忌日,人们不敢互相串门或走亲访友,因为这一天也是莆田习俗中的“探望日”[[23]]。莆仙地区还保留着一些独特的民俗活动,如“福首”活动,每年根据年龄辈份轮流选出几名成年男子作为本村落的“福首”,为其庆生,寓意来年可以给族人带来福气,消去灾祸[[21]]。元宵节期间,莆仙戏剧团活跃,戏金翻倍,一戏难求,形成了独特的元宵节庆祝方式[[26]]。莆仙的春节不仅包括传统的拜神、吃线面等活动,还有“做大岁”、“福首”等独特习俗,体现了莆仙人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

莆仙传统节日文化

莆仙地区的传统节日文化丰富多彩,涵盖了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多个重要节日,并且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习俗和活动。1. 春节: 莆田春节有“做大岁”的习俗,即每年春节正月初四、初五(仙游),跟大年三十、初一一样重新来过年[[16]]。 春节期间,莆仙大剧院会上演多场莆仙戏,并举办“木兰之春”元宵联欢晚会[][[18]]。 其他习俗包括腊月里家家户户“扫尘”(莆仙俗称“扫巡”)、祭神,大年三十夜“围炉”,正月初一早晨不扫地等[[15]]。2. 元宵节: 元宵节是莆田民间一个重大节日,盛况甚至超过了春节,且持续的时间相当长。从正月初六开始闹元宵,最迟的二月初三才过元宵[[13]]。 传统的社戏活动使100多个莆仙戏剧团更加活跃,元宵节期间,戏金翻倍,一戏难求[[14]]。 福首活动也是元宵节的一大特色,每年根据年龄辈份轮流选出几名成年男子作为本村落的“福首”,为其庆生,寓意来年可以给族人带来福气,消去灾祸[[7]]。3. 端午节: 端午节在莆田民间被称为“五日节”,从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皆是过节,天天都有民俗活动[[11]][[19]]。 莆田龙舟竞渡源远流长,自宋代以来传承千年,在莆仙方言里,赛龙舟叫做“爬龙船”[][[17]]。 端午节期间还有踩街活动和其他民俗赛事[]。4. 中秋节: 中秋节时,出嫁的女儿携礼回娘家被称为“送秋”。一般女儿携带月饼、栗子、芋头、猪脚等节日食物和备办的秋冬季衣物回娘家看望父母,以表孝心[[9]]。5. 其他传统节日: 七月半:即农历七月十五日,莆仙百姓俗称为“七月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俗节日[[4]]。 冬至:莆仙地区在冬至这一天祭扫的人为最多,清早人们吃了冬至丸之后,挑着装满煮熟的丸子、炸豆腐、红团、白团、水果的担篮,携带银纸、香和现代种类繁多的新式祭品上山扫墓[[5]][[6]]。这些传统节日不仅展示了莆仙地区丰富的文化遗产,也体现了当地人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