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铜仁有哪些风俗,铜仁民族风俗概述

来源 共享网站 2024-09-17 22:07:49

铜仁民族风俗概述

铜仁,位于中国贵州省东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风俗习惯。这里居住着土家、汉、苗、侗、仡佬等29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45%,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

跳丧鼓:独特的丧葬习俗

跳丧鼓是铜仁地区土家族、苗族等民族的传统丧葬习俗。当家中老人去世,家族会邀请师傅到家中进行丧鼓仪式。夜幕降临,唢呐声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相邻村寨的人们纷纷前来奔丧。在灵柩前,击鼓师傅击鼓,歌师叫歌,舞者接歌而舞,场面热闹非凡。跳丧鼓不仅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生命的赞颂。

议榔制:农村公社组织

议榔制是铜仁地区苗族村寨的一种地域性村寨组织,类似于农村公社。不同宗族的家族组成议榔,共同管理村寨事务。这种制度在黔东南、广西、湘西、云南等地都有不同的叫法,如构榔、栽岩会议、合款、丛会等。议榔制体现了苗族人民团结互助的精神。

理老制:苗族村寨的自然领袖

理老制是苗族村寨中的自然领袖制度,理老(或称寨老、乡老)是苗族村寨中的自然领袖,他们自然形成,不经选举产生,也不世袭。理老分为三级:寨老或勾往,负责调解本村寨内的纠纷;鼓公或娄方,负责调解本氏族内的纠纷。理老制体现了苗族人民崇尚和谐、尊重传统的价值观。

芦笙节:苗族同胞的盛大节日

芦笙节是苗族同胞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在这一天,苗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欢聚一堂,开展芦笙比赛、燃放花炮、未婚年轻男女觅知音等民族民俗活动。芦笙节不仅庆祝丰收,还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全寨苗族所有芦笙汇聚到一起,共同庆祝这个美好的节日。

德江炸龙灯:独特的民间艺术

德江炸龙灯是铜仁地区德江县的独特民间艺术。舞龙、炸龙起源于先秦时期的祭祀活动,祈雨求神。舞龙、炸龙的形式多样,有水龙和火龙之分。水龙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火龙则寓意驱邪避灾。炸龙灯表演时,人们身着短裤,沿街舞动长龙,鞭炮齐鸣,烟火绚烂,营造出喜庆的节日气氛。

清明节:祭扫与踏青

清明节是铜仁地区重要的传统节日,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清明节期间,人们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以阻止鬼魂进宅。清明节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既有祭扫新坟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

结语

铜仁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风俗习惯,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这些风俗习惯不仅体现了铜仁人民的智慧,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走进铜仁,感受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定会是一次难忘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