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重阳节的时间来历风俗,时间、来历与风俗

2024-09-17 14:56 参考 知识库

重阳节:时间、来历与风俗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庆祝。这个节日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蕴含着深厚的民间风俗。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重阳节的时间、来历以及风俗。

一、重阳节的时间

重阳节的时间固定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在易经中,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因此称为“重阳”。又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寓意长久、长寿,所以重阳节也被视为吉祥的日子。

二、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据传,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皇帝和后宫都会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

重阳节还有“登高节”之称。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人们在这一天登高望远,以祈求健康和幸福。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一诗,更是将重阳登高的习俗描绘得淋漓尽致。

三、重阳节的风俗

1. 登高:重阳节登高是民间最传统的习俗之一。人们选择登高山、登高塔,以祈求健康和幸福。

2. 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是重阳节的传统食品。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3. 赏菊饮菊花酒:重阳节正值菊花盛开之时,人们赏菊、戴菊、饮菊、食菊,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插茱萸: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天插茱萸可辟邪求吉,或佩戴于臂,或插于发髻,或制成香囊香袋随身携带。

5. 祭祖:重阳节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祭拜祖先,以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

6. 晒秋、放纸鸢:在一些地区,重阳节还有晒秋、放纸鸢等习俗。

四、重阳节的意义

重阳节不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更是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关心身边的老人,为他们送上祝福和关爱。重阳节还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健康、幸福的追求。

总结

重阳节,这个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和民间风俗的节日,已经深入人心。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感受重阳节的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