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清明节风俗,扬州清明节的起源与意义
扬州清明节的起源与意义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等,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它起源于周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清明节不仅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节日。在扬州,清明节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重要体现。
扬州清明节的独特习俗

扬州的清明节习俗丰富多彩,其中一些习俗独具特色。
一天不洗晒
在扬州,有“清明一天不洗晒”的习俗。据老一辈扬州人介绍,清明这一天是要专门留给亡人的魂魄晒衣服的,活人不要和他们抢太阳。因此,清明前一天,讲究的人家就会停止洗晒衣物,以示对祖先的尊重。
家家都会祭祖
清明祭祖是扬州人不可或缺的习俗。无论是老扬州还是新扬州,清明祭祖都是必不可少的。祭祖的时间通常在早晨,因为“早清明,晚大冬,七月半的亡人等不到中”。这意味着清明祭祖要尽早进行,以表达对先祖的敬意。
做茵陈膏
茵陈膏是扬州清明节的传统食品。茵陈是一种中药,茵陈膏用茵陈粉拌糯米制成。这种食物不仅美味,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近年来,茵陈膏在市区已经不多见,但在一些乡村地区,仍然保留着这一传统。
做印子
在扬州双隆“船村”,有一种独特的清明习俗——做印子。印子是用青蒿作为原材料的食品,是船村居民清明当日祭祀祖先的必备食品。这种习俗已经延续了上百年,是扬州市非遗民俗。
扬州清明节的现代传承

随着时代的发展,扬州的清明节习俗也在不断传承和发扬。许多传统习俗得到了新的诠释,如清明踏青、放风筝等。同时,一些新的活动也被引入到清明节中,如清明文化节、清明祭扫活动等,使得清明节更加丰富多彩。
清明文化节
近年来,扬州举办了多届清明文化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参与。文化节期间,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传统表演、品尝特色美食,感受扬州清明节的独特魅力。
清明祭扫活动
清明祭扫活动是扬州清明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市民会选择在清明节期间回到家乡,祭扫祖先,表达对先祖的敬意和怀念。
结语
扬州的清明节习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扬州的清明节习俗得到了新的传承和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机会。让我们共同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清明节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