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的过年风俗简介,甘肃春节习俗概述
甘肃春节习俗概述

春节,又称过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甘肃,春节习俗经过世代相袭、发展演变,并融入时代风貌,越来越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甘肃春节习俗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的祭祀、祈福活动,也有独特的民间艺术表演,体现了甘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腊月二十三祭灶

腊月二十三,是甘肃民间传统的祭灶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举行祭灶仪式,感谢灶神在过去一年里的庇佑,并祈求灶神在新的一年里保佑家人平安、幸福。祭灶时,人们会在灶台前摆放供品,如糖果、水果、酒等,然后点燃香烛,烧纸钱,向灶神表达敬意。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腊月二十四,是甘肃民间传统的扫房子日。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打扫房屋,清理杂物,以迎接新年的到来。扫房子寓意着扫除旧年的霉运,迎接新年的好运。人们还会在门框上贴上对联,以祈求新的一年里家庭和睦、幸福安康。
腊月二十五至年三十采购年货

从腊月二十五开始,甘肃各地的人们便开始忙碌地采购年货。年货种类繁多,包括各种食品、衣物、饰品等。人们会挑选寓意吉祥的年货,如鱼、肉、糖果、水果等,以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除夕夜守岁

除夕夜,是甘肃人最为重视的时刻。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举行团圆饭,共度佳节。团圆饭上,人们会品尝各种美食,如饺子、鱼、年糕等,寓意着团圆、丰收、幸福。宴后,家人会一起嗑瓜子、聊天、看电视,熬夜守岁,祈求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
正月初一迎喜神

正月初一,是甘肃民间传统的迎喜神日。在这一天,人们会早早起床,到附近的庙里烧香拜佛,祈求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人们还会在家中摆放供品,迎接喜神降临,以保佑家人幸福安康。
烤制年馍馍

在甘肃金昌等地,烤制年馍馍是春节期间的重要习俗。人们会在烤馍馍的三天前发酵面粉,和面,备好各种锅盆面板等使用的物件。烤制出的年馍馍形状各异,寓意着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耍社火

耍社火是甘肃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尤其在农历正月进行。社火表演形式多样,包括舞龙、舞狮、高跷、旱船等。表演者们身着华丽的服饰,载歌载舞,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送财神

在甘肃陇东地区,人们认为初二是财神节。这天早晨,有人会挨家挨户送或售财神像,住户会付钱购买。据说,初一一出门,朝财神方向走,就能发财,一年都会遇到喜事、吉利的事。
灯谜活动

在甘肃秦安等地,灯谜活动主要集中在元宵佳节。人们会在街头巷尾挂起彩灯,猜灯谜,增添节日气氛。灯谜内容丰富,既有传统的谜语,也有现代的创意,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
迎婆婆

在甘肃舟曲县,正月十九有“迎婆婆”的民俗活动。人们会抬着圣母娘娘的塑像,走村串户,祈求平安、幸福。迎婆婆活动是舟曲县春节期间的高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总结
甘肃春节习俗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的祭祀、祈福活动,也有独特的民间艺术表演。这些习俗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现了甘肃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在春节期间,甘肃各地的人们欢聚一堂,共度佳节,共同感受着浓浓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