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过年的传统风俗温州,过大年的温馨记忆

时间2024-09-18 参考 用户推荐

温州传统风俗:过大年的温馨记忆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各地都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温州,这座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的沿海城市,同样拥有丰富多彩的过年风俗,传承着浓厚的传统文化。

标签:温州过年风俗

一、冬至吃汤圆:团圆的象征

温州人将冬至视为“小年”,认为这一天是农历新年的前奏。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汤圆或麻糍。汤圆的馅料有甜糖或芝麻,也有咸肉汤圆。而麻糍则是将糯米炊熟后捣韧成块,再在加糖的豆粉中滚动,使其粘满豆粉。吃麻糍、汤圆寓意着团圆和喜庆,民间有“吃了冬至丸,就算长一岁”的说法。

标签:温州冬至风俗

二、晒酱油肉和鳗鲞:腊货的诱惑

温州人习惯在农历十一月份就开始晒酱油肉和鳗鱼鲞。用生瘦猪肉、生鸡鸭放在酱油中泡浸,然后晒干食用,别有风味。过去,在晒这些腊货的那个月份,每家屋檐椽上密密麻麻地扎满铁钉,上面挂着酱油肉、酱油鸭、酱油鸡。自做的酱油肉、酱油鸡味美质优,所以即使市场里有现成的卖,人们还是愿意自己动手晒。鳗鱼是温州的特产,温州人一般去菜场买些个头比较大的鳗鱼,剖开淡晒,就成了我们口中的鳗鲞,比鲜鳗还要好吃,是年夜饭中佐酒的佳品。

标签:温州腊货风俗

三、捣年糕:寓意年年高升

用糯米掺些籼米,炊熟后放在石臼中捣制,然后做成各种形状。加上红糖、桂花等,叫糖糕;不加糖的,叫水浸糕。糖糕除制作成长条外,还用各种模板印制成带状元、魁星、财神爷图案,也有制作成元宝、鲤鱼等形状的。也有炊松糕、做箬糕作为年节食物备用。年糕寓意着年年高升,是温州人过年必备的食物。

标签:温州年糕风俗

四、贴春联:迎接新年的到来

春联,温州人俗称门对。一般用红纸黑墨书写,传统宅院会在正屋、厅堂、书斋以及厨房、猪栏等处贴上不同内容的春联。也有在出入的双扇门上贴门神、财神的。居丧守孝的家庭,则用蓝纸书联。贴春联是温州人迎接新年的重要习俗,寓意着辞旧迎新,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

标签:温州贴春联风俗

五、送节:女婿的孝敬

旧时有送节习俗。即在十二月时,女婿以糖制印花年糕二十双,外加鱼肉之类,送到岳父家。婚后第一年,女婿要向岳父岳母表示孝敬,送节就是其中一种方式。如今,虽然这种习俗已经逐渐淡化,但仍然能在一些地方找到它的影子。

标签:温州送节风俗

结语

温州的过年风俗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的习俗,也有现代的元素。这些风俗承载着温州人的情感和记忆,是温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共同传承和弘扬这些美好的传统,让春节的温馨记忆永远留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