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丧事风俗,欢欢喜喜送亡人,礼赞生命与新生
土家族丧事风俗:欢欢喜喜送亡人,礼赞生命与新生

土家族,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拥有着独特的丧事风俗。与汉族传统的丧葬仪式不同,土家族的丧事风俗充满了欢声笑语,体现了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新生的期盼。
一、打绕棺:欢欢喜喜办丧事

土家族丧葬祭祀活动中特色的部分莫过于“打绕棺”。这是一种融吹、打、跳、舞于一体的综合性舞蹈,起源于佛教法事,流传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打绕棺”又称穿花舞、跳丧舞、打安庆、穿丧堂等,主要分布在川东、渝东、渝东南、湘西等山区。其起源最早可追溯到隋书·地理志中记载的“绕棺”。到唐宋时期,打绕棺”已基本定型,元明清时期,地方史志对打绕棺的记载更为完备。
在土家族人看来,人的生老病死,就像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此,他们称人之老死为“顺头路”或“黄金落窖”。老人去世后,为老人举丧,办得越热闹红火,就越是有面子、有孝心。举丧实质上成了礼赞生命,祝福新生的一种特殊仪式。
二、丧葬仪式:尊重与祭奠

土家族的丧葬仪式非常隆重,讲究尊重和祭奠祖先。一般会进行三天三夜的丧葬仪式,葬礼前,要请道士念经祈福,为逝者超度。
葬礼上会有唢呐、锣鼓、舞狮等表演,葬礼当天,要进行祭祀仪式,如焚烧纸钱、祭祀祖先等。土家族人民相信祖先的灵魂会保佑他们平安幸福,因此会定期举行祭祀仪式,祈求祖先保佑。
在土家族丧葬仪式中,土老司扮演着重要角色。土老司祭祀亡人时,将天窗口的纺车倒纺三下,念经送亡人过天桥上天廷。然后假扮亡人,围绕哈哈台”转圈出门,死者子女跟随土老司哭丧,土老司唱丧歌,吹牛角,顿时火炮连天,哭唱哀鸣,极为悲痛,历时几天几夜。
三、土家族丧事风俗的特点

1. 欢乐氛围:与汉族传统的丧葬仪式不同,土家族的丧事风俗充满了欢声笑语,体现了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新生的期盼。
2. 尊重祖先:土家族人民相信祖先的灵魂会保佑他们平安幸福,因此在丧葬仪式中,尊重和祭奠祖先至关重要。
3. 社会团结:土家族丧事风俗是一种社会团结的体现,亲朋好友齐聚一堂,共同为逝者送行,表达哀思。
四、结语
土家族丧事风俗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新生的期盼。这种独特的丧葬仪式,不仅是对逝者的缅怀,更是对生命的礼赞。在现代社会,土家族丧事风俗依然保留着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