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土族风俗有哪些,探寻青海互助的独特文化魅力

发布2024-09-18 05:11 参考 共享网站

土族风俗:探寻青海互助的独特文化魅力

土族,是中国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的主要民族,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土族文化融合了汉族、蒙古族、藏族等多种文化的元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以下将详细介绍土族的一些风俗。

一、土族饮食文化

土族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主食以青稞为主,小麦次之。蔬菜种类较少,主要有萝卜、白菜、葱、蒜、莴笋等。土族人民平日多吃酸菜,辅以肉食,爱饮奶茶,吃酥油炒面。在喜庆节日,土族人民会制作各种花样的油炸食品和手抓大肉(猪肉)、手抓羊肉。值得一提的是,土族喜欢饮酒,酒在土族的饮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形成了特有的酒文化。

二、土族服饰文化

土族的服饰文化同样丰富多彩。男子传统服装包括头戴织锦镶边的毡帽,内穿绣花高领斜襟白短褂,胸前镶一块彩色刺绣图案,外套黑、蓝或紫色坎肩,或穿镶着宽边的长袍,腰系绣花带,脚穿白布袜和云纹绣花布鞋。妇女的服装更加艳丽,她们头上戴着彩色的圆形织锦绒毡帽,耳朵上戴着长长的银饰,身穿小领斜襟长袍,在长袍的外面套着紫红色的坎肩,腰上系着又宽又长的彩色腰带,彩带两头都有精美的刺绣,上面挂着镶有彩色图案的荷包、针扎、铜铃等装饰品,下穿裙子和长裤,足蹬彩云绣花长筒鞋。

三、土族礼仪文化

土族人民有重礼仪的传统,尤其尊敬长者。如路遇相识的老人,要下马问候。土族民间有“客来了,福来了”的说法。有客人来访,他们首先请客人在铺有大红羊毛毡的炕上坐定,然后敬茶、敬酒,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

四、土族节日文化

土族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其中代表性的有春节、观经会、晒佛节和正月十五等。

1. 春节:土族春节是土族最盛大的节日。节前十多天就开始各种准备,村村户户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除夕吃年饭,唱家曲,给将要出嫁的姑娘举行戴天头仪式,各家各户行接神礼,同时还要敬奉灶神和门神。大年初一,全家大小跪拜神佛,祈求一年平安。

2. 观经会:亦称观经法会,土族语称蓝迦。每年农历正月四日和六月初八、初九日在佑宁寺举行。届时,人们身着洁衣,到寺院磕长头,点酥油灯,滚忙茶(施舍茶),布施,供饭,转斯古拉(转山),煨桑等。瞻仰大型佛像,观看喇嘛跳欠(神舞)。会上还进行物资交流和赛马、射箭等活动。

3. 晒佛节:青海互助土族的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届时,佑宁寺的喇嘛们将香巴大佛像由大经堂檐前直挂到铺有地毯的经堂台阶上。虔诚的信徒们给佛像磕头膜拜,献上供品。喇嘛从早到晚诵经不停。附近的群众纷纷争相赶到庙中观拜。

4. 正月十五:青海互助土族的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过节。白天男女老少欢聚一堂,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五、土族禁忌风俗

土族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禁忌风俗,如:

1. 饮食忌俗:土族人忌讳吃马、驴、骡等圆蹄牲畜的肉,其原因说法不一。有的说昔日唐僧西天取经,白龙马驮经有功,为给白龙马报恩,所以不吃马肉;有的说土族供奉骡子天王神,所以不吃。

2. 卫生忌俗:土族人家把泉水保护的很好,泉眼附近不准洗东西、严禁大小便,认为违者将会招惹水神发怒,降病与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