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撒拉族的风俗礼仪,撒拉族风俗礼仪概述

日期:2024-09-17 12时 来源 其他

撒拉族风俗礼仪概述

撒拉族,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其风俗礼仪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将详细介绍撒拉族的风俗礼仪,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民族。

热情好客,讲究礼节

撒拉族人民热情好客,讲究礼节。在日常生活中,撒拉族人民见面时,不论相识与否,都会客气地说“色俩目”(你好吗)。在婚丧、生育、远行看望尊长时,都要送礼。对来客都以丰盛的饭食款待,宴请宾客时不炒菜,只吃烩的碗菜。

待客之道,尊老爱幼

到撒拉族家中做客,首先须向主人问好,之后方能入座。主人为客人沏茶,客人要将茶碗端起,以示谢意。吃馒头和面饼时,要掰碎送进嘴里,切忌狼吞虎咽。主人须殷勤待客。撒拉族尊老爱幼,男女见面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独特的宗教仪式

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其宗教仪式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男孩到七八岁时,便要接受割礼;女孩到八九岁时,就要戴上盖头,以示进入成年。完成这两项仪式之后,成年男女便要担负起宗教义务。

独特的婚姻习俗

撒拉族婚姻形态是一夫一妻制,实行家族外婚。近亲家族阿格乃和远亲孔木散之间禁止联姻,但并不十分严格。婚姻的缔结全凭父母之命,婚礼由阿訇主持。婚礼上,新娘在娘家人簇拥下要强行入屋,而新郎家闭门要礼;新娘哭唱着走出家门;新娘到新郎家要出示针线活儿。

独特的葬礼习俗

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其葬礼从速从俭,行土葬。一般孔木散都有一处公墓。在葬礼上,撒拉族人民会举行庄重的宗教仪式,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

独特的服饰文化

撒拉族服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男子头戴无檐白色或黑色六牙帽或小圆帽,外套白布汗褡青夹夹,腰系红布带或红绸带,短衣宽,长衣窄。老年人穿的长衣衫,撒拉语称为“冬”。做礼拜时头缠达斯达尔,一种长约数尺的白布。撒拉族妇女喜欢色泽艳丽的大襟花衣服,外套黑色坎肩,喜欢佩戴长串耳环、戒指、手镯、串珠等手饰。受伊斯兰教文化影响,妇女普遍戴盖头。

独特的饮食文化

撒拉族以小麦为主食,辅以青稞、荞麦、马铃薯和各种蔬菜。逢年过节或贵宾迎门,则以炸油香、搓馓子、做油搅团、手抓羊肉、蒸糖包等庆贺节日或招待客人。奶茶和麦茶是颇受撒拉族男女老幼青睐的饮料。家家都有火壶和盖碗等茶具。肉食以牛、羊、鸡肉为主,忌食猪、驴、骡、马、血液和自死。

结语

撒拉族的风俗礼仪丰富多彩,体现了这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底蕴。通过了解撒拉族的风俗礼仪,我们可以更好地尊重和理解这个民族,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