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西宁市回族结婚风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发布2024-09-15 来源 网络

西宁市回族结婚风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西宁市作为青海省的省会,是回族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回族结婚风俗融合了伊斯兰教的传统习俗和当地的文化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婚礼仪式。

一、提亲和下茶

在西宁市的回族结婚风俗中,提亲是整个婚礼过程的第一步。男方家看中女方家的姑娘后,会请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或能言善辩者,携带茯茶、四色包包、衣料等礼物去女家提亲,这一过程俗称“下茶”或“送问包”。女家若同意这门亲事,则会留下礼物;若不同意,则当场退还。有时女家无法当场给出答复,双方会商定延期回答。

二、定亲和纳聘礼

当女家同意这门亲事后,双方会共同协商选定媒人各一人,并言定具体日期,准备订婚仪式。男方会送女方茯茶、肉方、衣料等物和脑粉花儿、红绿头绳等化妆品,女方则会回敬以鞋、绣花袜子等。在西宁地区,女方还会回赠干果(核桃枣儿)一盘,湿果(将厥麻、杏仁、核桃仁等煮熟染色,拌以果脯、冰糖渣、蜂蜜)二盒,称为“倒果子茶”,表示这门亲事已定。

三、婚礼仪式

婚礼当天,新郎新娘会按照商定的日子举行婚礼。一般人家在婚礼前头一天先要念个“亥亭”,以示吉祥。婚礼当天,新郎会带着彩礼和亲友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娘。新娘下轿后,由其兄弟抱入洞房。

四、阿匐念“尼卡哈”

当新娘子入了洞房,送亲客人进屋后,主人会安排接待客人,并请阿匐给新郎新娘念“尼卡哈”。在堂屋正中设一张方桌,上方坐阿匐,左右坐证婚人和父母亲,地下铺上毯子,新郎、新娘跪或站在上面,聆听阿匐的教诲。阿匐宣读古兰经有关片断,再用汉语作一番解释,其大意是:结婚是成人的标志,是夫妇做人的开始,从此做人应尽种种责任;要严守教律,孝敬父母,待人谦虚,主持家务,奉公守法,上进求学等。

五、撒喜和闹洞房

念完“尼卡哈”后,阿匐会面对证婚人问新郎:“你愿娶她为妻吗?”新郎如愿意则应马上表态。接着问新娘:“你愿意嫁给他吗?”新娘如表示愿意,阿匐就宣布,从今天起,你们二位正式结为夫妻,并告新郎新娘互敬互爱,白头到老。随后,新郎新娘会接受亲友的祝福,进行撒喜仪式。晚上,亲友们会闹洞房,为新婚夫妇增添喜庆气氛。

六、摆针线

在结婚的当天下午或第二天上午,会举行摆针线仪式。过去,这是为了看新娘子的针线活做得如何,将她未过门时给公婆做的鞋、丈夫的衣服、绣花枕套、荷包等一一展示出来让众人欣赏。如今,这一仪式虽已简化,但仍保留着对新娘手艺的尊重。

七、回门

婚礼结束后,新婚夫妇会回门,即回到娘家拜访。这一习俗体现了回族对家庭的重视,以及对长辈的尊敬。

西宁市回族结婚风俗融合了伊斯兰教的传统习俗和当地的文化特色,既保留了传统,又融入了现代元素,展现了回族人民独特的婚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