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溜索及风俗,溜索介绍

来源 未知 发布2024-09-01 11时

溜索及风俗目录

溜索及风俗

溜索介绍

溜索的相关知识

溜索的用途

溜索及风俗

溜索是一种渡河工具,常见于山地,如中国的横断山脉,除渡人外,亦可渡货物、牲畜等。溜索主要分为平溜和陡溜,一般由溜梆和长麻绳或是牛皮绳组成。怒族是中国主要使用溜索的民族之一,他们生活在怒江大峡谷,因地形险峻,交通不便,怒族人民便依靠溜索这种古老的渡江工具往来飞渡,保持着彼此间的交往与联系。溜索不仅是交通工具,也是怒族人民改造和战胜自然的象征,以及他们不畏艰险、勇猛顽强性格的写照。随着经济和交通的发展,有些地方已用钢索替代了传统的竹篾溜索,增加了安全性和使用寿命12。

溜索介绍

溜索是阿城的一篇小说,描写了滇西马帮溜索过怒江的场景,表现了环境的奇险和马帮汉子的无畏。

小说开篇便写到怒江之险,作者运用了烘托的手法,通过“我”远眺和俯瞰怒江,多角度展示峡谷壁顶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还通过心理方面的细节描写抒发了“我”初次直面峡谷时的震颤、惊恐之情,让读者如临其境12。

小说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开端是马帮抵达怒江边,等待溜索过江;发展是马帮的汉子们决定溜索,将牛们以及驮子熟练沉着地运到对岸;高潮是在首领的指导下“我”胆战心惊地溜索;结局是全队顺利到达对岸,再次上路12。

溜索的相关知识

溜索是一种渡河工具,中国古代称为“撞”,它以一条钢索或粗绳连接山谷两侧,人可由高向低溜过河谷,常见于山地,如中国的横断山脉,除渡人外,亦可渡货物、牲畜等。溜索主要使用者为中国的怒族人以及秘鲁安第斯山的印第安人1。溜索一般分为平溜和陡溜两种,平溜只有一根篾索,两头稍高,中间呈弧形;陡溜则同时安装两根篾索,每根都是一头高一头低,两根高低对倾,溜速快且较省力2。过溜的工具一般由溜梆和长麻绳或是牛皮绳组成2。阿城的溜索一文,通过描绘怒江峡谷的马帮溜索过江的场景,展示了溜索这一独特渡河方式及其背后的生活环境和人文风情34。

溜索的用途

溜索是一种渡河工具,有多种用途。在古代,溜索被广泛用于高山自救和军事突击行动。而今,溜索在偏远山区仍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帮助山区群众高效快捷地运送物资至交通便利处。溜索也演化为旅游景区的重要娱乐项目,供游客从独特的角度观赏美景,感受极限运动的心跳刺激。同时,溜索还是军警、救援队等特勤单位部门的一种常规实战训练科目,大量应用于维稳处突、安保警戒、特勤、应急救援等警务工作中。溜索这一古老的渡河工具,时至今日,仍然是偏远山区、旅游景区、军警、消防、救援、林业等部门和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和手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