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风俗贴福字,春节贴福字的含义
春节风俗贴福字目录
春节风俗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传统年俗,寄托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这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贴福字时,大门上的福字一定要正贴,意为“开门迎福”,而水缸、垃圾箱和家里的箱柜上的福字可以倒贴,寓意“福至”来抵消“福去”,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贴福字的时间也有讲究,真正贴福字的时间应该在三十的下午,太阳尚未落下之前,而且先要贴正门的大福字,寓意一年的福气就要从外面流进来12。
春节贴福字的含义

福字寓意: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贴福字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福字倒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但需注意,大门上的福字一定要正贴,意为“开门迎福”。
福字内容:福字含有四种意思,分别是“寿”、“富贵”、“康宁”和“德厚”,代表着长寿、财多物丰、健康无疾患和德善有道。
12
春节贴福字的来历

起源与姜子牙封神传说有关:姜子牙封神时,将其妻封为“穷神”,并限制她不得到有“福”字的人家串门。百姓知晓此事后,纷纷在门上贴“福”字,以避“穷神”。
朱元璋与倒贴福字的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某年元宵出访,因误解一幅画作而欲杀无辜。马皇后为救百姓,命全城贴“福”字。一户人家不识字,将“福”字倒贴。朱元璋见状欲怒,马皇后机智解释,“福”倒即为“福到”,化解了危机。此后,百姓纷纷效仿,倒贴福字以求吉祥。23
春节贴福字的习俗,无论是正贴还是倒贴,都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祈愿。5
春节贴福的讲究

春节贴福的讲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贴福时间:
贴福字的时间通常是在大年三十除夕的下午,太阳尚未落下之前贴上,寓意着辞旧迎新,迎接新一年的福气。
贴福顺序:
贴福字的顺序也有讲究,应该从大门口往家里贴,即从外往里贴,象征着福气自外而内,从外面流到里面。
福字贴法:
大门上的福字必须正贴,因为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庄重而恭敬,所贴的福字必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
屋内福字适合倒贴,寓意着福气被关在自家屋里,满屋充满了福气。
春节贴福的习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幸福生活的祝愿。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