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待客风俗,贵州接待客人的民俗礼仪
贵州待客风俗目录
贵州待客风俗

贵州西江苗寨的“长桌宴”是一种传统的待客方式,无论喜事还是丧事都会以长桌的形式来盛放菜肴。这种形式不仅节省空间,还体现了苗族人民的热情好客。苗族有一种独特的“高山流水”敬酒礼仪,由身着银饰的苗族姑娘手捧酒碗,随着芦笙的吹奏声,唱着苗家敬酒歌向客人敬酒。客人需将米酒一叠一叠地倒入酒碗中,直到全部饮完。在务川仡佬族地区,“三幺台”是每逢嫁娶、寿庆、节日、接待贵宾时的一种食俗仪式,包括茶席、酒席和饭席三个部分。在铜仁中南门古城和梵净山脚下的民宿,游客可以体验苗族的拦门酒,即在村寨门口为到访的游客准备迎宾仪式与拦门酒。贵州的茶文化非常丰富,主人会以茶待客,通常以斟多半杯为礼,俗话说:“茶要浅,酒稍满”,“茶七酒八”。饮茶、采茶、祭茶等习俗也让人叹为观止。5.其他习俗:迎接客人:主人要在门外迎接客人,对尊长者要脱帽弯腰45度,见平辈稍微低下即可。敬献奶茶、酥油茶或青稞酒:有敬三杯的习俗,客人不可拒绝,喝三杯之间还有许多讲究。布依族的活血汤:在宰猪时习惯在血盆中先放一些盐,然后与猪血一起搅动,凝固后把葱花、佐料加肉末下水烧汤,作为待客的最好菜肴。这些待客风俗不仅展示了贵州各少数民族的热情好客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体验机会。
贵州接待客人的民俗礼仪

1.拦门酒:这是黔东南苗族村寨特色的迎宾习俗之一。苗族人民用这种古老而热情的形式来欢迎来访的贵宾,据说起源于苗寨之间的娶亲迎亲和在苗族盛大节日时其他苗寨尊贵客人的来访。2.敬酒双杯:在苗族人家待客时,每巡给客人敬酒都是双杯,表示主人祝福客人好事成双、福禄双至,也寓意“客人是双脚走来的,仍能双脚走回去”,象征健康平安。3.长桌宴:苗族的“长桌宴”是其宴席的最高形式与隆重礼仪,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长桌宴分两边坐,体现男女平等、宾客平等、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良俗。4.茶水与扇子:客人到家后,主人会倒开水或沏茶,并根据季节递扇子或让上炉烤火。如果客人要走,主人会挽留说“吃了下顿饭”或“过了今天再走”,表示挽留之意。5.敬酒歌与拦门酒:苗族姑娘身着盛装,手捧酒碗,随着芦笙的吹奏声,唱着苗家敬酒歌谣向客人敬酒。她们还会演绎“高山流水”拦门,将精酿的米酒一叠一叠接连倒入客人的酒碗中,直到客人全部饮完。6.送客礼仪:在客人告辞时,主人会热情相送出门并说“慢走”,如果留客吃饭,则会说“简慢”,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和挽留之意。7.餐桌礼仪:在贵州的餐桌上,主人首先给客人斟酒,斟酒时不会太满杯,以免使客人无法端杯。晚辈一般不会让长辈为自己斟酒。敬酒时,主人首先要向主宾敬酒,然后依次向其他客人敬酒。8.茶水服务:在拜访和接待时,用茶礼仪很重要。主人要诚心对待客人,勤斟茶、续水,一般不宜超过三杯。为客人续水时,不要妨碍对方,将茶杯远离客人身体、座位或桌子。这些民俗礼仪不仅展示了贵州各民族的热情好客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体验机会。
贵州人待客之道

贵州人待客之道,体现了他们热情好客、真诚待人的传统美德。在贵州,传统的待客之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丰盛的美食:贵州人以丰盛的美食来款待客人,这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招待,更是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例如,贵州菜肴的一大特色是酸菜,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的民谣。贵州还有许多地方特色小吃和美酒,如茅台酒等,这些都成为待客时的重要组成部分。2.热情好客的态度:贵州人待客非常热情,常常会用“高山流水”这样的仪式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和敬意。这种仪式中,苗族姑娘会手捧酒碗,随着芦笙的吹奏声,唱着敬酒歌向客人敬酒,将精酿的米酒一叠一叠接连倒入客人的酒碗中,直到客人全部饮完。3.礼仪规范:在贵州的传统文化中,“三十杯”是一种重要的礼仪形式,体现了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和热情。在服务人员方面,注重仪表仪容,着装整洁,服饰宜具当地民族风格,接待礼仪具民族特色,行为举止文雅规范,自然得体,亲切热情。4.节日与活动:贵州少数民族节日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千差万别。例如,苗族的“姊妹节”、侗族的鼓楼和风雨桥等都是独特的民族文化表现形式,这些节日和活动也是贵州人招待客人的重要方式之一。5.生态与自然:贵州不仅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在69月份实施景区挂牌门票减半、高速过路费减半等政策,以吸引游客并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贵州人待客之道不仅体现在物质上的丰盛和热情好客上,更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风情。通过各种形式的礼仪和活动,贵州人表达了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