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结婚送日子风俗,扬州市区结婚风俗有哪些
扬州结婚送日子风俗目录
扬州结婚送日子风俗

扬州的结婚送日子风俗是当地独特的传统习俗之一。在婚事定下以后,男方家长会请算命先生挑选黄道吉日,并将这个日子写在红纸上,连同聘礼一起送到女方家里,这一过程称为“送日子”。具体来说,男方家长会拿男女双方的年庚八字,找阴阳先生挑选黄道吉日,然后与女方家长沟通确认。如果双方同意,就确定大喜的日子举办婚礼。在迎娶前一、二天,男家还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送到女家,回来时把嫁妆和家具等带回男家。这种习俗不仅体现了对婚姻的重视和尊重,也展示了扬州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坚持。通过送日子这一仪式,男方家庭表达了对未来婚姻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对女方家庭的敬意。
扬州市区结婚风俗有哪些

1.暖房酒:在结婚正日的前一天晚上要办暖房酒,邀请关系密切的亲戚朋友在家里摆上几桌,先热闹起来。2.压床:这是嫁女儿时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由男孩进行,要求父母双全且身体健康的男孩来压床,象征吉祥和幸福。3.迎亲仪式:在迎亲的时候,新郎会去文昌楼绕几圈,以示吉祥。新娘的舅父或兄弟会背新娘上轿,并在门前转三转,女家向轿子泼水(示意新娘不要再留恋娘家)和撒筷子(预祝新娘快生贵子)。4.提亲和定亲:男方家人会前往女方家中提亲,商量结婚的日期、聘礼等事宜。确定婚事后,男方会向女方送聘礼。5.嫁妆:扬州女子出嫁时,除了嫁妆外,娘家必须送一副“对竹”,即一块根上生出来的两竿竹子,象征相依为命。6.回门:婚后第二天,新娘回娘家探望父母,称为“回门”。7.敬茶:新人在婚礼当天要向双方父母敬茶,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和感谢。8.彩礼:扬州地区的彩礼金额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而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新郎是扬州本地人时,彩礼金额在6666到30000左右;如果是外地人,则彩礼会更高。9.交生日:在扬州仪征,女孩结婚后第一个生日时,女孩的父母会去婆家交接女儿的生日,这被称为“交生日”。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扬州人民对婚姻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展示了扬州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人文气息。
扬州的婚俗

扬州的订婚称为“下茶”,分为大定和小定两种形式。小定又称“稳亲”,适用于男女双方年幼时的情况;大定则是正式的定婚。现在,自由恋爱的情况下,只要双方谈妥,男方请女方父母上门聚宴即可算作定婚。在确定婚事后,男方向女方赠送礼物,称为“纳征”或“大聘”,这标志着婚事正式确定。后来发展为钱币,即“彩礼”。结婚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通常要提前一个月开始。在结婚正日的前一天晚上,要办暖房酒,请上关系很近的亲戚如兄弟姐妹和前后左右的好庄邻,在家里摆上几桌,先热闹起来。暖房当晚有压床的习俗,即由一个男孩和准新郎睡在新床上。迎亲时,新娘的舅父或弟兄背新娘上轿,花桥抬起后在门前转三圈,女家向轿子泼水(示意新娘不要再留恋娘家)、撒筷子(预祝新娘快生贵子)。新娘婚后第三天回娘家,称为“回门”,这是对娘家的一种感恩和回报。新娘回到夫家后,需向公婆及长辈敬茶,表示尊敬和孝顺。扬州女子出嫁时,除了嫁妆外,娘家必须送一副“对竹”,即一块根上生出来的两竿竹子,象征相依为命。嫁妆可多可少,但“对竹”是必不可少的。现代扬州婚礼中也融入了一些西化的元素,例如在仪式上颇为西化,但整体仍保留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一些活动还结合了具有扬州特色的非遗产品作为爱情信物。通过这些习俗,扬州的婚礼不仅展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也体现了家庭和睦、婚姻美满的传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