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各种各样新婚风俗,新的婚俗

2024-07-02 15:37 参考 知识库

各种各样新婚风俗目录

各种各样新婚风俗

新的婚俗

结婚新风俗

新婚俗新风尚

各种各样新婚风俗

1. 三书:这是中国传统婚礼中的重要环节,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聘书是订婚时交换的文书,礼书是礼物清单,迎书是接新娘过门时使用的文书[[4]][[5]]。

2. 六礼:这是更为详细的婚礼流程,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和亲迎六个步骤。这些步骤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婚姻的重视和严谨性[[10]]。

3. 红色主题:在中国传统婚礼中,红色是吉祥和喜庆的象征。新娘通常会穿大红袄,新郎胸前佩戴大红花,婚礼现场也会贴大红喜字,给新娘遮脸的是红盖头[[6]][[7]]。

4. 回门(归宁):新婚夫妇在结婚三天后要回娘家,这被称为“回门”或“归宁”。这是新郎第一次正式见女方父母,并改口称呼岳父岳母为爸爸、妈妈[[9]][[15]][[22]]。

5. 聘礼和回礼:婚前男方需要向女方家送上聘礼,通常包括礼金、鸡、喜饼等物品。女方家收到聘礼后,会将喜饼分发给亲朋好友,让他们也沾沾喜庆[]。

6. 拜堂:这是婚礼中最重要的一环,新郎新娘在亲友的见证下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象征着对天地、祖先和彼此的尊重和承诺[[11]]。

7. 敬茶:新郎新娘向双方父母敬茶,表示孝顺和尊敬。父母则会给新人红包或礼物,寓意祝福和好运[[11]]。

8. 共牢而食、合卺而酳:这是古代婚礼中的一个环节,象征着夫妻共同生活、同甘共苦[]。

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反映了人们对婚姻的美好祝愿和对家庭和谐的追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传统习俗也在逐渐变化,但其核心精神依然被保留和传承。

新的婚俗

近年来,我国广泛开展婚俗改革,倡导“婚事新办、简办”,以减轻群众的婚嫁负担。新的婚俗形式多样且富有创意,逐渐成为一种新风尚。简约适度的婚礼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许多新人选择无车队、无摄影,甚至由新郎自己担当司仪的极简婚礼[[5]]。这种婚礼不仅减少了经济负担,还体现了对爱情的纯粹追求。“零彩礼”婚礼也成为一种趋势。一些婚礼以“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为主题,采用极简风格,形成了婚事简办的新风尚[[4]]。这种做法不仅减轻了新人和家庭的经济压力,还弘扬了文明婚俗的理念。集体婚礼也变得流行起来。在江西赣州等地,集体婚礼结合了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成为一种新的潮流[[4]]。这种形式不仅节省了资源,还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在乡村振兴中,返乡青年成为倡导新婚俗的主力军。他们将新观念带回乡村,推动了婚俗改革的深入发展[][[6]][[8]]。这些年轻人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婚礼形式,还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创业和发展中,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新的婚俗通过简约适度、无彩礼、集体婚礼等形式,减轻了群众的婚嫁负担,推动了婚俗文化的创新和发展[][][[7]]。

结婚新风俗

结婚新风俗在中国经历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新风俗和变化:1. 婚礼形式的多样化:现代婚礼保留了部分传统风俗,如使用红色象征喜庆吉祥,并有司仪主持仪式[]。传统的“六礼”程序已经简化为更现代的形式,例如婚证取代了古代的“三书”[[4]]。2. 简约婚礼: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简约而不简单的婚礼。集体婚礼成为一种趋势,既减少了铺张浪费,又倡导了文明婚俗[[9]][[22]]。3. 反对高额彩礼: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提出要遏制高额彩礼等不良婚俗,推动婚俗改革,倡导文明向上婚俗文化[[17]][[26]]。4. 法律保护婚姻自主:新中国建立后,实行男女自由恋爱,婚姻自主,父母不得干涉儿女的婚事。1951年国家颁布了婚姻法,婚姻受到法律保护[[23]]。5. 婚俗礼仪的传承与变革:尽管现代化思潮影响下,婚俗礼仪不断融合外来思想,但仍然保留了一些传统元素。例如,迎亲和拜堂仪式虽然简化,但仍保留其核心内容[][[7]]。6. 新型婚育文化的倡导:新型婚育文化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反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良风气,鼓励青年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家庭观[[22]][[26]]。这些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进步和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诠释,旨在促进健康、文明的婚俗文化。

新婚俗新风尚

新婚俗新风尚在近年来逐渐成为婚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趋势和特点:1. 多样化和个性化:2024年的婚礼流行趋势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新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个性选择合适的主题以及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流行元素来策划婚礼[]。2. 性感婚纱:现代新娘越来越开放,愿意在婚礼当天穿上适合自己的性感婚纱来展示自己曼妙的身材,如低胸或露背的婚纱[]。3. 国潮风尚:95后和00后新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度直线升温,国潮风尚逐渐成为婚礼新趋势。中华婚礼回归婚礼本质与人文关怀,展现民族文化、民族自信[[4]]。4. 简约适度: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简约适度的婚礼风格,倡导绿色低碳的文明婚俗新风。例如,“520”因谐音“我爱你”被赋予浪漫含义,不少新人选择在这一天登记结婚,其中集体婚礼、简约适度等婚俗新风尚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8]][[23]]。5. 理性消费:当下年轻人在婚礼预算投入上更为理性,追求婚礼小而精、定制化、品质化。他们更关注婚纱礼服的品牌,并且对租赁礼服的需求增多,以满足整场婚礼仪式奢华、高级感的需要[[16]][[19]]。6. 传统与现代结合:现代中式婚礼保留了一部分传统风俗,如红色象征喜庆吉祥,同时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增加趣味性环节,体现传统习俗的娱乐活动[[7]][[14]][[26]]。7. 移风易俗:各地积极推进婚俗改革,破除高额彩礼、铺张浪费、相互攀比等陈规陋习,倡导简约文明的婚俗礼仪,帮助村民树立正确价值导向[[5]][[15]][[18]]。新婚俗新风尚不仅体现在婚礼的形式和内容上,还反映了当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现代文明的追求。这些趋势和特点共同推动了婚礼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