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东乡族民族风俗,东乡族的民俗文化

日期:2024-07-02 15:27:18 来源 知识库

东乡族民族风俗目录

东乡族民族风俗

东乡族的民俗文化

东乡族民族文化

东乡族民族风俗

东乡族是中国甘肃省的一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其风俗习惯丰富多彩,涵盖了饮食、节日、婚恋、人生礼仪等多个方面。

节日习俗

东乡族每个月都有节日,每过一年逐月轮换,一年12个月,每个月36年后循环往复一次。这与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东乡族有四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和阿守拉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其中,开斋节是东乡族最隆重、最重视的节日[[6]]。开斋节又称“尔德节”,是东乡族民间的传统节日[]。在开斋节这一天,男人们会去清真寺聚礼,清晨上墓地[]。

婚恋习俗

东乡族实行宗教内婚制,允许与回、撒拉、保安、维吾尔等兄弟民族的穆斯林结婚。如果婚娶的是非穆斯林的女子,这女子必须改信伊斯兰教,并请阿訇履行一切必要的宗教手续,在生活习俗上还必须遵从伊斯兰教的规定[]。东乡族的婚礼俗称“宴席”,并且保留了尊从“阿哈交”观念的婚俗,所谓“阿哈交”,是一种宗族或家族的残余形式[[5]][[10]][[12]]。有些山区还有订婚送馒头的习俗,男方家将当年收下的小麦磨成白面蒸成馒头,顶部预先抹点姜黄,用刀稍稍切开,蒸熟后,雪白的馒头顶部如开黄花,预示亲家来年五谷丰登[[5]]。

生活礼仪

根据东乡族习俗,男孩12岁或13岁时要举行割礼,“割礼”穆斯林称之为“逊奈”,是人生之途上必不可少的一项“圣行”之一,东乡族相当重视割礼[[8]][[9]][[13]]。

饮食习俗

东乡族的基本饮食以小麦、青稞、玉米和豆类、洋芋(马铃薯)为主食[[10]]。每逢节庆,都要摆“古隆伊杰宴”,意为“吃面食”。主要食品有炸油香、麻贴(油花小馒头)、酥馓(大麻花)、仲卜拉(3公斤左右的白面蒸馍)、拉拾哈(刀切面)、锟锅子(果糖蛋奶馅料的发酵饼)、荞麦煎饼、芽尝、米面窝窝等[[7]]。东乡族还有吃平伙的风俗习惯,这是从古代狩猎时分配猎物的一种方式流传下来的饮食习俗[[11]]。

服饰习俗

东乡族妇女的服装颜色单一朴素,多半是黑色或藏青色的布料制成。青年妇女着红、绿色,上衣齐膝盖,很宽大,大襟开在右边,袖长齐腕,袖口约4寸许,有的外加一件齐膝的布坎肩[[20]]。古时的妇女爱穿一种有领圈、大襟和宽袖的绣花衣服,袖子宽大,袖口上镶一道花边[[23]]。

其他习俗

东乡族的传统竞技活动主要有赛马、摔跤、打土块等,赛马是东乡族人民喜爱的传统娱乐和体育活动[[8]]。东乡族还保留了一些古老的婚俗,如“阿哈交”观念的婚俗[[10]][[12]]。

东乡族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既有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也有独特的民族特色,体现了其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传承[[25]][[26]][[27]]。

东乡族的民俗文化

东乡族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涵盖了饮食、节庆、婚俗、服饰等多个方面。在饮食文化方面,东乡族以小麦、玉米、羊肉为主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羊肉系列食品,如手抓羊肉、羊肉包子等[[8]]。东乡族的筵席也别具一格,每逢节庆都会摆“古隆伊杰宴”,主要食品包括炸油香、麻贴、酥馓、仲卜拉、拉拾哈、锟锅子、荞麦煎饼等[[9]]。东乡族还有一种古老的传统习俗“吃平伙”,即大家在一起吃手抓羊肉[]。在节庆文化方面,东乡族有四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和阿守拉节[[18]]。这些节日与伊斯兰教信仰密切相关,每个月都有不同的节日庆祝活动[[26]]。婚俗方面,东乡族有许多有趣的婚礼习俗。例如,新婚之夜会有闹房砸枕头的传统,全村的青少年及亲友都会参与其中[[19]]。东乡族男女青年结婚时有送馒头的传统习俗,所送馒头重量大且顶部切开一个口子抹点姜黄[[11]]。在服饰方面,东乡族男子一般戴白色或黑色的无檐小帽,称“号帽”;妇女则戴丝、绸制成的盖头,少女及新婚少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青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28]]。东乡族的服饰简约而虔诚,完全受到宗教文化的制约[[21]]。东乡族还有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如民歌“花儿”,几乎人人会唱,人人会编[][][[4]]。东乡族的钉匠工艺也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现了其独特的手工艺技术[[12]][[23]]。东乡族的民俗文化独具特色,融合了多方文化元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画卷[[7]][[29]]。

东乡族民族文化

东乡族是中国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一个少数民族,其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民俗特色[[11]]。虽然东乡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他们通用汉字,并且许多人还兼通汉语[][[19]]。在饮食文化方面,东乡族有“吃平伙”的传统习俗,通常在农闲季节或阴雨天进行,主要是吃“东乡全羊宴”,大家一起搭伙吃手抓羊肉[]。东乡族的筵席也别具一格,每逢节庆都会摆“古隆伊杰宴”,主要食品包括炸油香、麻贴、酥馓等[[21]]。东乡族的民间文化和艺术形式多样,其中尤以民歌“花儿”最有特点,几乎人人会唱,人人会编[[4]][[9]]。东乡族的服饰衣着大方整洁,古时妇女爱穿一种有领圈、大襟和宽袖的衣服[[25]]。在风俗习惯方面,东乡族有许多有趣的婚礼习俗,如新婚之夜闹房砸枕头[[26]]。男孩12岁或13岁时要举行割礼,这是穆斯林称之为“逊奈”的一项重要仪式[[20]]。东乡族还保留了许多古老的生产、生活习俗,形成了独特的节庆文化,如阿守拉节、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等[[28]]。东乡族的文化融合了多方文化,既有传统的伊斯兰教信仰,又受到中国传统汉族文化的影响[[29]]。这种多元文化的交融使得东乡族的文化现象独特而富有魅力[[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