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福建泉州有哪些风俗,福建泉州有什么风俗

日期2024-07-02 05时 来源 网络

福建泉州有哪些风俗目录

福建泉州有哪些风俗

福建泉州有什么风俗

泉州独有的风俗

泉州市有什么风俗

福建泉州有哪些风俗

1. 嫁娶文化:泉州的结婚习俗包括新娘新郎“上头”、哭缘、挑花担、跨米筛火炉去邪、新娘撑红伞“进男方家房”、敬双亲“乌糖茶”、洞房饮“合欢茶”等[]。

2. 元宵节:泉州的元宵节有猜灯谜、“妆人”等文艺活动,踩街古称“妆人”,其中包括民间民俗表演阵头、花灯、彩车、南少林武术和各种文艺表演[]。泉州人还会在元宵节前夕悬挂花灯,烘托喜庆气氛[[13]]。

3. 春节:泉州的春节习俗包括贴春联、拜年等。过去,泉州人将贴春联当做一件大事,绝大部分家庭都要买红纸拜托有文化知识的人代书[[4]]。春节期间还有正月初十一岳父岳母请女婿到家里吃饭的传统[[23]]。

4. 端午节:泉州的端午节保留了众多中国传统的习俗,如挂“五瑞”、包粽子、挂香袋、赛龙舟、海上泼水节、水上捉鸭等[[7]][[11]]。还有谐趣的驱邪消灾的民俗踩街习俗——“嗦啰嗹”[[5]]。

5. 清明节:泉州的清明节习俗包括插杜鹃花、祭祖先、扫墓培土挂楮帛等[[6]][[19]]。各家各户要煮“润饼菜”(春卷),带牲醴,到厅堂、祖厝孝敬嫡系祖先[[19]]。

6. 中秋节:泉州的中秋节习俗丰富多彩,充满诗情画意。泉州人会在中秋之夜摆香案于庭院天井中,陈列时令瓜果和月饼,虔诚祭拜月娘妈[][[26]]。

7. 民间舞蹈:泉州有许多独特的民间舞蹈,如拍胸舞、狮子舞、龙舞、花鼓灯等,展示了泉州人民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10]][[27]]。

8. 其他风俗:泉州还有许多其他独特的风俗,如蟳埔女的簪花围,这是一种对幸福生活和东方美丽追求的表达[[25]][[28]]。

这些风俗不仅体现了泉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展示了闽南地区独特的风情和传统。

福建泉州有什么风俗

福建泉州的风俗丰富多彩,涵盖了传统节日、婚嫁习俗、民间信仰和文化娱乐等多个方面。1. 传统节日: 元宵节:泉州闹元宵习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包括猜灯谜、踩街(古称“妆人”)、民间民俗表演阵头、花灯、彩车、南少林武术等文艺活动[]。泉州人还会在元宵节前夕悬挂花灯或大红灯,烘托喜庆气氛[[15]]。 端午节:泉州端午节保留了众多中国传统的习俗,如挂“五瑞”、包粽子、挂香袋、赛龙舟、海上泼水节、水上捉鸭等[[7]][[11]]。其中有一种谐趣的驱邪消灾的民俗踩街习俗——“嗦啰嗹”,亦称“采莲”[[6]]。 春节:泉州过年有贴春联、拜月娘妈、祭祖等习俗。贴春联象征万象更新、五谷丰登、家庭幸福等[[4]]。拜月娘妈是中秋之夜的传统习俗,民间妇女会摆香案于庭院天井中,陈列时令瓜果和月饼,虔诚祭拜月娘妈[]。2. 婚嫁习俗: 泉州的结婚习俗包括新娘新郎“上头”、哭缘、挑花担、跨米筛火炉去邪、新娘撑红伞“进男方家房”、敬双亲“乌糖茶”、洞房饮“合欢茶”、探房等[]。现代泉州市结婚流程还包括探家风、谈聘金和衫裤钱、系红包、找日子送日头、担盘等环节[]。3. 民间信仰和文化娱乐: 拍胸舞:这是泉州民间舞蹈的一大特色,表演者通常是体魄强壮的男子汉,头上戴着圆形革箍,上身裸露,腰系彩带,随着伴奏曲的节奏进行表演[[13]]。 火鼎公婆:这是泉州颇受欢迎的传统民俗表演之一,表演者打扮夸张,配合手脚的动作进行表演[[8]]。 簪花:蟳埔女梳头簪花是一种传统习俗,象征着美丽和希望,尤其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符号意义[[27]][[29]]。4. 其他风俗: 清明节:泉州清明节有祭祖扫墓的习俗,各家各户要煮“润饼菜”(春卷),带牲醴到厅堂、祖厝孝敬嫡系祖先[[19]][[28]]。 七夕节:泉州有焚送“七娘妈轿”、“七娘妈亭”的习俗,以纪念妇幼保护神七仙女的诞辰[[18]]。这些风俗不仅展示了泉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当地人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

泉州独有的风俗

泉州有许多独特的风俗,这些风俗不仅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还反映了泉州人民的生活习惯和信仰。以下是一些泉州独有的风俗:1. 元宵节闹元宵:泉州的元宵节有着丰富的庆祝活动,包括猜灯谜、踩街(古称“妆人”)、民间民俗表演阵头、花灯、彩车、南少林武术和各种文艺表演等[]。泉州人还会在元宵节前夕在居家、店铺门口悬挂花灯或大红灯,烘托喜庆气氛[[12]]。2. 拜月娘妈:在中秋节之夜,泉州的民间妇女有拜月习俗,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摆香案于庭院天井中,陈列时令瓜果和月饼,虔诚祭拜月娘妈,焚香祈祝[]。3. 端午节习俗:泉州的端午节保留了许多传统的习俗,如挂“五瑞”、包粽子、挂香袋、赛龙舟、海上泼水节、水上捉鸭等[][[9]]。其中,“嗦啰嗹”是一种谐趣的驱邪消灾的民俗踩街习俗[[7]]。4. 清明节插杜鹃花:泉州的清明节习俗包括插杜鹃花、祭祖先、吃馃(绿豆为馅)等[[6]]。泉州人还会煮“润饼菜”(春卷),带牲醴到厅堂、祖厝孝敬嫡系祖先[[15]]。5. 拍胸舞:拍胸舞是泉州民间舞蹈的一大特色,表演者通常是体魄强壮的男子汉,头上戴着圆形革箍,上身裸露,腰系彩带,随着伴奏曲的节奏进行表演[[14]][[27]]。6. 春节习俗:泉州的春节习俗丰富多彩,从正月初一到十五都是在“过年”,只有过了十五,“年”才算过去[[25]]。春节期间,泉州人会贴春联、请女婿到岳父岳母家等[[5]][[21]]。7. 祭祖民俗:泉州的祭祖民俗形式多样,既有自中原传承的宗教规仪,也有基于本地文化生态形成的习俗[[10]]。这些独特的风俗不仅展示了泉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当地人民对传统习俗的传承和尊重。

泉州市有什么风俗

泉州市有着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涵盖了传统节日、民间信仰、婚丧嫁娶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泉州风俗:1. 元宵节:泉州的元宵节有着丰富的庆祝活动,包括闹花灯、猜灯谜和踩街等。踩街古称“妆人”,是民间民俗的一部分[]。泉州市区和晋江等地还有听香习俗,年轻人尤其是女子会前往寺庙焚香祷告[[12]]。2. 端午节:泉州的端午节保留了许多传统的习俗,如挂“五瑞”、包粽子、挂香袋、赛龙舟、海上泼水节和水上捉鸭等[[6]][[8]]。特别是“嗦啰嗹”(采莲)习俗,是泉州端午期间的一种驱邪消灾的民俗活动[][]。3. 春节:泉州人过年有许多独特的风俗,如贴春联、跳火群等。贴春联象征万象更新、五谷丰登、家庭幸福等,红色纸张象征喜气洋洋[[4]]。跳火群是为了纪念元末民众起义,具有驱邪避灾的意义[[11]]。4. 蟳埔女习俗:蟳埔女习俗主要流传于泉州市丰泽区的蟳埔、金崎、后埔、东梅一带,保留了许多闽南传统习俗,如“半夜出嫁”和“妈祖巡香”等祭祀仪式[[5]][[15]]。5. 火鼎公婆:这是泉州颇受欢迎的传统民俗表演之一,表演者打扮夸张,配合手脚的动作进行表演[[9]]。6. 祭祖民俗:泉州的祭祖民俗形式多样,既有自中原传承的宗教规仪,也有基于本地文化生态形成的习俗,以追思祖先为主要内容[[10]]。7. 拍胸舞:这是泉州民间舞蹈的一大特色,表演者通常是体魄强壮的男子汉,头上戴着圆形革箍,上身裸露,腰系彩带,随着伴奏曲的节奏进行表演[[16]]。8. 婚庆习俗:泉州的传统嫁娶习俗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包括独特的婚庆节俗和祭祀仪式[[22]]。这些风俗不仅展示了泉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当地人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