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端午节的民间风俗

发布:2024-07-01 22:46 参考 网络转载

端午节的民间风俗目录

端午节的民间风俗

端午节的民间风俗

1.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起源于纪念屈原的故事。相传楚国人划船追赶拯救投江自尽的屈原,后来演变成赛龙舟的活动[[13]]。

2. 吃粽子: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源于纪念屈原。粽子由糯米、红枣等材料制成,形状多样,历史悠久[[15]][[18]]。

3. 挂艾草与菖蒲: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在门上悬挂艾草和菖蒲,认为这样可以驱邪避灾[][]。

4. 佩香囊:香囊内装有各种中药,挂在孩童胸前或悬在床头,寓意驱毒镇邪,保佑平安[[14]][[26]]。

5. 饮雄黄酒:饮用雄黄酒被认为可以驱毒避邪,尤其在江南地区较为普遍[[10]][[23]]。

6. 放纸鸢:放纸鸢也是端午节的一项传统活动,寓意放飞烦恼和疾病[]。

7. 打午时水:在端午节中午时分取水,认为此时的水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

8. 洗草药水:用草药煮水洗澡,认为可以祛病强身[]。

9. 贴午时符:在端午节中午时分贴符咒于门窗,以祈求平安和健康[]。

10. 游百病:一些地方的人们会在端午节这天外出游玩,认为可以驱除疾病[]。

11. 女儿回娘家:在某些地方,端午节这天女儿会回娘家探亲[]。

12. 舞龙: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舞龙祈求平安和吉祥[[24]]。

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端午节的文化传承,还与卫生防疫和身体健康相关,因此有人说端午节是我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日[[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