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风俗大全,宁海的风俗
宁海风俗大全目录
宁海风俗大全

宁海的十里红妆婚俗是浙江民间特有的一种迎亲嫁女习俗,历史悠久,沿袭了汉族传统婚俗的“六礼”程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等环节[[4]][[6]][[10]]。这一婚俗不仅在宁海本地流传,在浙东地区也有很大的影响力[[5]][[12]]。
宁海人将元宵节提前到正月十四日庆祝,称为“十四夜”。这一天,宁海各地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如冠庄船灯舞、做花灯等[[9]][[16]][[27]]。宁海还有吃“馏”的习俗,这是一种传统的元宵食品,象征着新一年的开始[[17]][[23]][[24]]。
在农历腊月二十日,宁海人会进行祀灶仪式,即祭拜灶神。这一天要吃灶糖,并在灶王像前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等物品[]。
宁海的龙舞和狮舞是重要的民间艺术活动,主要用于敬神、请神、娱神。这些舞蹈历史悠久,形式多样,表达了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祝愿[][[7]][[11]]。
宁海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宁海平调和平金彩漆。平调是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戏曲形式,泥金彩漆则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14]][[29]]。
前童元宵行会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游艺活动,始于明中叶,盛于明末清初。行会活动包括鸣群锣、抬鼓亭、放铳花等,以纪念童氏祖先开渠凿砩、灌溉农田的功德[[18]][[27]]。
宁海还有许多其他传统节日和习俗,如腊八节喝腊八粥、清明节扫墓焚香、端午节包粽子等[[8]][[20]][[30]]。
这些风俗文化不仅展示了宁海深厚的历史底蕴,也体现了当地人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宁海的风俗

宁海的风俗丰富多彩,涵盖了传统节日、婚俗、饮食习惯等多个方面。在传统节日方面,宁海有许多独特的习俗。例如,春节期间,宁海人会在腊月二十日进行“祀灶”仪式,祭拜灶神,并吃灶糖[]。元宵节时,宁海的小朋友们会制作花灯,参加各种民俗活动,如舞狮、打龙灯等[][[8]][[10]]。正月十四夜被称为“十四夜”,是宁海传统的元宵节,乡民们习惯吃馏(一种杂粮羹),并有“吃馏”的传统习俗[[9]][[20]][[21]]。宁海的婚俗也非常独特,被称为“十里红妆婚俗”。这一婚俗源于一个民间故事,宁海及浙东地区的婚礼通常包括做媒、备嫁妆、迎嫁妆、花轿迎娶、拜天地、闹洞房、回门等环节,嫁妆队伍绵延数里,场面壮观[][[4]][[5]]。在饮食习惯方面,宁海有许多传统的食物和节日食品。例如,端午节时,宁海居民会包粽子、做香囊、挂艾草等[[13]][[19]]。清明节时,宁海人会捣制青麻糍,上坟祭祖[[30]]。宁海的春节习俗中,亲戚间会相互拜岁,赠送糖果和压岁钱[[6]]。宁海的风俗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间传统,既有传统的祭祀活动,也有独特的婚俗和饮食习惯,展现了当地人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宁海节日风俗

宁海的节日风俗丰富多彩,涵盖了多个传统节日和独特的民俗活动。1. 春节: 宁海人过年的时间一般从腊月过半开始至正月底,持续时间较长[[13]]。 腊月二十日进行“祀灶”仪式,即祭灶,这一天要吃灶糖,并在灶王像前供放糖果、清水、料豆[]。 春节期间,宁海还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云端”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包括新春云舞汇、云歌汇、云戏汇、云琴汇等[[5]]。2. 元宵节: 宁海的元宵节在正月十四日庆祝,俗称“十四夜”,这一风俗始于元代[[4]][[16]]。 这一天家家户户挂起大红灯笼,象征生活红红火火[[4]]。 小朋友们会制作花灯,在东方艺术博物馆内闹元宵,沉浸式体验传统元宵民俗[[8]]。 前童元宵行会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游艺活动,始于明中叶,盛于明末清初,主要以鸣群锣、抬鼓亭、放铳花等方式表现[[9]]。3. 中秋节: 中秋节期间,宁海流行送节习俗,月饼是节日的必备礼品。小辈买月饼敬长辈,朋友之间互致问候,新女婿送的月饼更是五花八门[[6]]。4. 端午节: 端午节期间,宁海各地会包粽子、做香囊、挂艾草等活动,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11]][[19]]。 亲子活动包括射五毒、投壶、蹴鞠、挂菖蒲、点雄黄、佩香囊、戴五彩绳等,感受端午的节日魅力[[20]]。5. 其他传统节日: 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宁海县深甽镇龙宫村会举办“龙宫·二月二”民俗文化节,再现九龙巡游等活动[[12]][[25]]。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被称为“七月半”,是佛道两家和民间共同拥有的重要祭祖节日[[10]]。 腊八节: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18]]。这些丰富的节日风俗不仅展示了宁海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宁海风俗礼仪

宁海的风俗礼仪丰富多彩,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宁海十里红妆婚俗”。这一婚俗源于一个民间流传的故事“村姑救康王,浙东女子尽封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婚嫁习俗[]。宁海十里红妆婚俗不仅包括了传统的汉族婚礼程序,如做媒、备嫁妆、迎嫁妆、花轿迎娶、拜天地、闹洞房、回门等,还包含了丰富的红妆器物制作工艺[][[8]]。在宁海,每逢婚嫁,嫁妆队伍常常绵延数里,场面壮观,民间称之为“十里红妆”[[5]][[9]]。这种婚俗不仅是宁海及浙东地区特有的结婚礼俗,也是明媒正娶的象征,并且成为四乡八村文化交流的重要活动[][[15]]。宁海还有其他丰富的民俗文化,如前童元宵行会、宁波泥金彩漆、宁海平调等,这些都体现了宁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特色[[4]][[13]][[21]]。例如,前童元宵行会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游艺活动,始于明中叶,盛于明末清初,主要以鸣群锣、抬鼓亭、放铳花等方式来表现[[21]]。宁海的风俗礼仪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研究江南地区婚俗文化的重要实证[[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