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萧山冬至有哪些风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来源 会员推荐 发布 2024-09-20 16时

萧山冬至风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萧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冬至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在萧山有着丰富的风俗习惯。以下将详细介绍萧山冬至的风俗。

标签:萧山冬至风俗

一、冬至美食:汤圆、麻团、夹子

在萧山,冬至的美食主要有汤圆、麻团和夹子。汤圆象征着团圆和美满,是萧山冬至的传统食品。麻团则用糯米粉制成,外面沾上一层黄豆粉及糖,称为“糊口团”。而夹子则与团子类似,也是裹馅的,有青色的、白色的,造型丰富,有圆的、三角的,也有饺子型的。

标签:萧山冬至美食

二、冬至习俗:扫墓祭祖、做庚饭

萧山人过冬至,除了品尝美食,还会进行一系列的传统习俗。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前往自家亲人坟前,加点坟泥,以示对祖先的尊敬。冬至前夕,家家祭祖,称作“做冬至”或“做冬至羹饭”,这是全年四季羹饭的最后一次。冬至日前,还要带上铁耙土箕,去为祖先的坟头添土加泥,称之上冬坟。

标签:萧山冬至习俗

三、冬至麻团夏至面

萧山西部人家在冬至早晨有吃麻团的习俗,称为“冬至麻团夏至面”。麻团用糯米粉做成,外面沾上一层黄豆粉及糖,寓意着“糊口团”。吃过麻团之后,要多说些吉利话,萧山老人们常有“吃过冬至麻团(也称汤圆),人就大一岁”的说法。

标签:萧山冬至麻团

四、萧山方言与冬至

萧山方言属吴语区太湖片临绍小片。在萧山方言内部,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以北海塘古堤址一线为界,城区及其以南地区的方言基本相同,其中南片个别村受毗邻的诸暨话和富阳话影响较大;东片北海塘以北,清嘉庆(1796—1820年)后形成的钱塘江南岸冲积平原,惯称沙地区的方言则与绍兴话相近。在冬至这一天,萧山人会用方言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祝福。

标签:萧山方言

五、萧山冬至风俗传承与发展

萧山冬至风俗历史悠久,传承至今。在现代社会,萧山冬至风俗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一方面,传统习俗得到了传承和弘扬;另一方面,萧山人也在不断创新,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使冬至风俗焕发出新的活力。

标签:萧山冬至风俗传承

总结

萧山冬至风俗丰富多彩,体现了萧山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新时代背景下,萧山冬至风俗将继续发扬光大,为萧山的文化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