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人那边的风俗,千年传承的文化瑰宝
徐州风俗:千年传承的文化瑰宝

徐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还孕育了独特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不仅反映了徐州人民的智慧与勤劳,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签:正月十五赏灯

在徐州,正月十五赏灯是一项重要的传统节日活动。这一天,徐州城中点灯、放炮竹、点滴溜金儿,热闹非凡。往东至古邳、邳县一带,鞭炮和灯少了,多出了抛扫帚火把的游戏。再往东至新沂一带,活动方式与邳县略同,但玩火把的时间,却是在二月初二日。这些活动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也传承了古老的民间文化。
标签:娶亲习俗

徐州的娶亲习俗也颇具特色。娶亲之日,女方必须在中午12时前到达男家,但丰县西北数乡、新沂东南部数乡,女方到达男家的时间则必须在日落之后。这种习俗体现了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同时也寓意着婚姻的美好与和谐。
标签:腊八粥

腊八这一天,徐州人民会吃一顿腊八粥。腊八粥以糯米和赤豆、红枣、桂圆、莲子、花生等杂粮干果熬成,寓意着预祝来年五谷丰登。这一天被称为“小年”,是徐州人民传承千年的习俗。
标签: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初二龙抬头日,徐州城中会祭福神(土地老爷),爆米花、炒糖豆表示惊蛰打雷。用柴木灰圈仓,仓中放铜元,以祈富贵,并用敲床桄、照烛光的方式诅咒毒虫。邳县一带,用草木灰圈仓,仓中埋五谷杂粮,祈五谷丰登,炒米花、糖豆表示炒死害虫。这些活动体现了徐州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标签:伏羊节

伏羊节是徐州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美食节日,于每年传统农历初伏之日开始,至末伏结束,持续一个月。伏天吃伏羊在徐州地区有悠久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尧舜时期。民间有“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体现了伏羊节的养生价值。
标签:叫火烛

中华民国成立前,从腊月初一起,徐州各村镇便要设专人打更,称为叫火烛。打更人除敲锣击鼓,边打边喊:“小心火烛,谨守门户”。这一习俗体现了徐州人民对安全的重视,也传承了古老的民间文化。
标签:打尘

进入腊月下旬,家家要打尘,即进行一次较为彻底的室内外卫生和个人卫生扫除。个人卫生一般在除夕那天进行,除沐浴外,一定要理发,俗称不留隔年头。这一习俗寓意着辞旧迎新,希望新的一年生活美满、平安健康。
标签:过年风俗

徐州人过年时,办年货、蒸年馍、扫尘等习俗也颇具特色。办年货时,人们会购买鸡、鱼、肉、蛋等食材,制作各种传统风味食品。蒸年馍时,有实心馒头、包多种馅料的馒头、形状奇特的馒头等,寓意着新的一年平安、富足、喜庆。
标签:总结
徐州风俗丰富多彩,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徐州人民的智慧与勤劳,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这些风俗将继续传承下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