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介绍福建端午节的风俗,福建端午节的风俗概述

参考 未知 2024-09-18 08时

福建端午节的风俗概述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庆祝。在福建,端午节的风俗丰富多彩,既有全国性的传统习俗,也有地方特色的特色活动。

包粽子:端午节的美食盛宴

包粽子是端午节代表性的习俗之一。在福建,粽子被称为“角黍”,其制作方法多样,有稻草灰碱水、豆壳灰碱水等多种浸泡糯米的方式。粽子外形多样,有三角粽、四角粽、尖尾粽等,内馅也丰富,有咸粽、豆粽、碱粽等。碱粽又称肉粽,内含精肉、虾仁、牡蛎干、香菇丁等食材,味道鲜美。

赛龙舟:团结协作的精神象征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尤其在福建地区,各地都会举办盛大的龙舟比赛。赛龙舟不仅是一项竞技活动,更是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象征。参赛队伍齐心协力,划动龙舟在水中竞速,场面壮观。

挂艾草、菖蒲:驱邪避疫的传统习俗

在福建闽南地区,端午节有挂艾草和菖蒲的习俗。艾草和菖蒲具有特殊的香味和药理作用,被认为可以驱病、防蚊、辟邪。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挂上一串艾草和菖蒲,以祈求家人健康平安。

熏黄烟:福州的独特习俗

在福州,端午节有熏黄烟的习俗。人们将点燃的黄烟喷向墙缝、屋角等边边角角,据说有驱赶毒虫、辟邪祛病的功效。这一习俗体现了福州人对端午节的传统信仰。

唆啰嗹:泉州的民俗踩街舞蹈

泉州在端午节有唆啰嗹的习俗,又称采莲。这是一种独特的汉族民俗踩街舞蹈,因反复吟唱“唆啰嗹”而得名。唆啰嗹活动通常在端午节期间举行,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前来观看。

走贡王:漳州诏安的独特活动

漳州诏安县在端午节有走贡王的习俗。每年端午节,当地人会从两庙中抬出沈世纪、李伯瑶二将的神像出行游街,庙宇灯笼前导,刀斧戈戟罗列双行,社众排队随后齐唱贡王歌,场面热闹非凡。

熬药把水:龙岩的端午习俗

在龙岩,端午节有熬药把水的习俗。人们将药用植物捆成药把,再用药把煎出的水用来洗澡。还会把鸡、鸭蛋与药把同煎,然后再分给全家人吃掉,以祈求健康。

总结

福建端午节的习俗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的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也有地方特色的挂艾草、菖蒲、熏黄烟等习俗。这些习俗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现了福建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