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南京端午风俗,传承千年的节日记忆
参考 知识库 发布 2024-09-16 17:05
老南京端午风俗:传承千年的节日记忆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南京,端午节的风俗更是源远流长,承载着老南京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标签:端午节

艾草菖蒲,驱邪避疫的守护神

端午节清晨,南京人家家户户都会在门窗上插上艾草和菖蒲。艾草和菖蒲具有驱邪避疫的功效,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据传,艾草能驱除各种邪气,菖蒲则是斩妖剑,能斩断妖魔鬼怪的踪迹。因此,端午节插艾草菖蒲,寓意着家庭平安、健康。
标签:艾草

标签:菖蒲

挂艾虎,辟邪护佑新生儿

在南京,端午节还有挂艾虎的习俗。艾虎是用艾草编织而成,形状像虎,寓意着辟邪护佑。尤其是新生儿的房门上,一定要挂上艾虎,以保佑孩子健康成长。还有用彩纸剪成的五毒形象,挂在艾虎下方,象征着五毒被虎踩在脚下,寓意着家庭平安、无病无灾。
标签:艾虎

标签:五毒

香荷包,驱瘴气保健康

端午节,南京人还会制作香荷包,挂在孩子的胸前。香荷包是用彩色布做成,内装香草,具有驱瘴气、保健康的功效。香荷包的形状各异,有的大椒、茄子、葫芦等,寓意着生活美满、平安健康。
标签:香荷包

吃粽子,传承千年的美食文化

粽子是端午节代表性的食品,也是南京人最喜爱的美食之一。南京粽子种类繁多,有三角粽、枕头粽、小脚粽等。其中,小脚粽是特色的南京粽子,以其独特的形状和口感,深受人们喜爱。端午节吃粽子,寓意着团圆、幸福。
标签:粽子

烧大蒜,驱邪避疫的民间智慧

端午节中午,南京人还有烧大蒜的习俗。将整头的大蒜放在锅膛里烧熟,一个孩子独吃一头。因为“独”谐音“毒”,所以吃大蒜寓意着驱邪避疫,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标签:大蒜

赛龙舟,传承千年的水上运动

赛龙舟是端午节特色的传统活动之一。在南京,赛龙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端午节赛龙舟,寓意着团结协作、勇往直前。如今,赛龙舟已成为南京人喜爱的水上运动,传承着千年的民间智慧。
标签:赛龙舟

结语

端午节,是南京人心中的一份情感寄托,承载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在新时代,老南京端午风俗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让我们共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端午节的记忆永远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