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中国的风俗礼仪与禁忌,中国风俗礼仪与禁忌概述

发布 2024-09-16 16时 参考 会员推荐

中国风俗礼仪与禁忌概述

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风俗礼仪与禁忌丰富多彩,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古代的宫廷礼仪到民间的风俗习惯,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美德。

标签:行走之礼

行走礼仪

在行走过程中,中国传统的礼仪习俗强调人际关系的处理。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表示礼敬。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以示对尊者的礼敬,同时避让行人。

标签:见面之礼

见面礼仪

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一般性的打招呼,上行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拱手礼的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到人家做客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

标签:禁忌事项

禁忌事项

中国风俗礼仪中,有许多禁忌事项。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禁忌:

忌讳说人死。老人或长辈去世,汉族说成“过世了”、“去世了”、“没喽(了)”;回族称“无常了”。小孩去世,说成“糟踏了”。人亡于战事,说“折了”。

忌讳说人肥。老人发胖,说“发福”;成年人肥说“胖子”;小孩胖说成“憨了”。小孩瘦说“癯(方言读que)了”,忌说瘦。

人病危治疗无效,只说“病害输了”,忌说“不得好”。

父母去世服孝(重孝)期间,禁忌外出到别人家去。百日内忌剃头、刮脸、忌洗衣服,忌在院内泼污水。

妇人怀孕叫“身子不空”(kog)或“身子不闲”,忌说怀娃娃”。妇女行经,说“衣服不净”或“身子不净”,忌说有月经”。

妇人生小孩坐月子期间,除自己丈夫,其他男人忌讳进产妇房。产妇并忌四十天内出入大门。

孕妇忌入产房、新房、丧房,有的忌看社火。妊娠期忌吃兔肉、骆驼肉,不然说要生豁嘴孩子。

春节时,禁忌女人回娘家过年。

帮助病人翻身,忌说“重得很”。

家中无主男,忌他人男子借宿。

在别人家作客,忌讳吃剩饭,亦忌讳在饭桌未收拾前离开,否则会说走福”。

晚间到别人家叫门,以扣门环为好,忌讳直呼其名。深山砍柴、干活亦忌呼姓名,均以“唉”、“噢”应和。进村庄忌唱山歌。

做客、请客,有长者在,均忌衣冠不整,斜躺横卧。客人来家,须让先入。客人在,忌骂人训子。

生日忌吃炒面(熟面)。

标签:总结

总结

中国风俗礼仪与禁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和遵守这些礼仪与禁忌,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增进人际关系的融洽。同时,这些礼仪与禁忌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