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过年的风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泉州过年的风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泉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传统节日习俗。春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泉州也有着丰富多彩的庆祝方式。
年兜与备节:迎接新年的准备

在泉州,大年腊月三十、小年腊月二十九,是农历一年里的最后一天,也指最后一天的晚上,泉俗称“年兜”,即除夕。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备节”,完成一系列迎接新年的准备工作。
要进行大扫除,包括扫尘、拆洗被褥蚊帐等,寓意着扫除旧年的霉运,迎接新年的好运。要炊年糕、年米果,寓意着年年高升、步步高升。还要给大人小孩买新衣服,操办敬神敬佛敬公妈的供品及年货,请先生写春联,有的还到各宫庙烧过年金。
馈岁与挑水盖井:传承古老的习俗

在泉州,除夕前一、二日,人们会以豚糕相遗,称之为“馈岁”,寓意着互相馈赠,增进感情。还有一项古老的习俗——“挑水盖井”。在除夕日,家家户户都会洗完该洗的东西,到水井提水挑水,把水缸装满,并稍溢出,以示年年有余。然后,把水井用石板或木板上加压石头,把水井口盖住,直至正月初四方才掀盖用水。
辟火符与置甘蔗:祈求平安与丰收

在泉州,还有一项独特的习俗——“辟火符”。里胥于除日印辟火符,分贴各家门首,主人给制钱四文,借以度岁。符纸用青蓝色,长四寸许,广三寸,中画老人像,上作两蟠龙,旁两行四语:左曰‘姓宋名无忌,火光速入地’;右曰‘家有壬癸神,能供千斛水’。这项习俗源于道教信仰,寓意着祈求平安、避火驱邪。
还有一项习俗——“置甘蔗”。在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放置一株甘蔗,寓意着新的一年里,生活甜甜蜜蜜、甜如甘蔗。
送神与蒸碗糕:祈求神灵庇佑

在泉州,十二月廿三日是送神日。这一天,人们会摆好供品,把家中驻守的诸神送往天庭。特别要送好灶神,举行祭灶神的仪式,因为灶神和人类最亲近,为主汇报驻家一年来的善恶诸事,这会影响天庭判断,作为对你新的一年进行风投的依据。同时,还要进行“除尘”,进行彻底的大扫除,扫地拖地,一点都不能含糊。
在闽南一带,如泉州、晋江、石狮等沿海一带,为过好春节,还会在筅尘日后蒸碗糕,寓意着来年发财。
敬天公与开正:祈求天公赐福

正月初一零前,在泉州要在家里厅堂正中摆好三牲、果盒、三杯清茶、三杯清酒等贡品,香案两边点上红蜡烛或者金蜡烛,燃三炷香。这项习俗称为“敬天公”,寓意着祈求天公赐福,保佑家人平安、幸福。
“开正”是中国传统的跨年仪式。除夕当晚,家人会吃过年夜饭,进行“开正”仪式,寓意着迎接新的一年。
走春与舞狮子:欢庆新春佳节

在泉州,春节期间,人们会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开始进行走春活动。有的人会穿着传统的汉服,载歌载舞地遍访亲友,互相拜年。同时,家家户户也会在门前挂上花灯,点燃烟火,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在春节期间,泉州的各个社区和村庄都会组织舞狮子的活动,形式各异,传统的白炮狮子是代表性的表演形式之一。舞狮队伍中,狮子们身姿矫健,神采奕奕,为观众献上一份高难度的视觉盛宴,也给新的一年增添欢乐的氛围。
泉州春节风俗的传承与发展

泉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