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少数民族水族的风俗

发布: 2024-09-15 18:53:35 参考 未知

引言

水族,作为中国56个民族之一,拥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风俗习惯。本文将带您走进水族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历史、文化、节日和日常生活。

水族的历史与文化

水族历史悠久,其远祖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唐宋时期,水族与壮侗各民族一起被统称为“獠”。北宋时,在水族地区设立了“抚水州”。清代,多称其为“水苗家”、“水家”等。新中国成立后,水族被正式定名。水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水语支,拥有自己的文字——水书,其形状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

水族的居住地与自然环境

水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黎平、榕江、从江等县。水族居住地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部的苗岭山脉以南,都柳江和龙江上游。这里森林密布,山水如画,是贵州高原的鱼米花果之乡。

水族的农业生产

水族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在农业生产中,水族建立了小家庭为基础的生产模式。生产工具主要有犁、耙、钉耙、耥耙、秧耙、踏犁(步犁)、笃撬、薅锄、挖锄、铲锄、手锄、斧头、柴刀、镰刀、锯镰、摘刀、谷桶、木锤、铁锤、水碾、舂碓、扁担、扦担、凿子、推刨、锯子、梭镖、弓箭、铁夹、鸟枪、火炮等。其中,摘刀和踏犁(步犁)是水族特有的农具。

水族的节日与习俗

水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代表性的有:

额节

额节,意为吃额,是荔波县永康、拉交地区水族的年节。过节的时段与内涵与端节相似,但没有跑马活动。

卯节

卯节,水语称“借卯”,义为吃卯。在夏收夏种结束之后的水历9~10月间(对应阴历5、6月)分四批过节,是预祝稻作丰收与人口增殖的重大年节之一。

苏宁喜节

苏宁喜节,水语音译,义为水历四月丑日节。水历四月对应阴历腊月,源于对生母娘娘祭祀的古节,被誉为水族的妇幼节。

水族的婚俗

水族婚俗讲究明媒正娶。婚前,男女青年可以利用节日及赶集时的对歌活动交游相恋。即使自由恋爱定的情,也得明媒正娶,否则不合礼俗,要受歧视。青年男女相爱后,先托人告诉双方家长。若家长表示愿意,男方才请媒人去女方家送礼定亲,并择定吉日,派人抬着猪仔去女家吃小酒”。正式迎亲时,再抬大猪到女家吃大酒”。酒宴上要唱敬酒歌,女主人每唱一首歌,客人就得干一杯酒,以喝醉来表现主人的盛情。

结语

水族的风俗文化丰富多彩,独具特色。通过了解水族的历史、文化、节日和日常生活,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这个民族,增进民族团结,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