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风俗多一些,彝族简介
彝族简介

彝族,作为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其中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的先民主要为古羌人,新中国成立后,以“彝”字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
彝族婚礼风俗

彝族的婚礼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习俗。如果双方心意互通,征得女方父母同意即可举行婚礼。结婚当天,要供奉彝家喜神牌位,迎娶新娘的时候,新娘的哥哥或者是弟弟要向新郎泼水。泼水、抹黑脸、新娘婚前禁食等习俗也在婚礼中有所体现。
彝族待客习俗

彝族民间素有“打羊”、“打牛”迎宾待客之习。凡有客至,必杀先待客,并根据来客的身份、亲疏程度分别以牛、羊、猪、鸡等相待。在杀牲之前,要把活牲牵到客前,请客人过目后宰杀,以表示对客人的敬重。酒是敬客的见面礼,在凉山只要客人进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后再制作各种菜肴。待客的饭菜以猪膘肥厚大为体面,吃饭中间,主妇要时时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随时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诚。
彝族烤茶相亲习俗

烤茶是彝族高山峡谷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由于气候寒冷干燥,缺少蔬菜,故常以喝浓郁热茶的方法来补充营养素的不足。在当地,若学不到一手烤茶技术,到姑娘家烤不出好茶,老丈人会认为你没本事,而不愿将姑娘嫁给你。因此,当地小伙十五六岁就要学烤茶,都有一套自己的烤茶绝招。
彝族传统节日

彝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丰富多彩。其中,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很多,其中一个故事是古时候,彝族在抵御外族的战争中,将火把绑在羊角上,驱赶羊群冲人敌阵,击溃了前来侵犯的敌人。从此人们过火把节是纪念和庆祝战争的胜利。插花节也是彝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
彝族虎腾崇拜

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彝族人出于对动植物的一种特殊的亲近感,把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崇拜的对象。他们以自己信奉的腾,作为本氏族的标志,甚至将其作为本民族的祖先。中国云南的彝族人,对虎的崇拜就是源于这种古老的腾信仰。据彝族的民间史诗梅葛记载,天神在创世之初,派了他的五个儿子去造天。天造好了之后,便用雷电来试天,结果天裂开了,用什么补天呢?天神们认为世界上的东西虎最威猛,于是天神又派五个儿子去将虎制服了,然后他们用虎的一根大骨做撑天柱,这样天就稳定下来了。
彝族饮食文化

彝族的食物以玉米、荞麦、大米、土豆、小麦、燕麦为主,烹饪方式为煮炒。其中,砣砣肉是彝族特色的菜肴之一。彝族禁食狗肉、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酒文化在彝族这个民族中渊源流长,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彝族年

彝语称为“库斯”,意为新年。过年时间为农历10月,根据时间来推算,过年时间为两天、三天或四天。过年当天直接杀猪,这和汉族年区别非常之大。各地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庆祝彝族年,如举行祭祀、歌舞、摔跤、斗牛等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