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及风俗,撒拉族简介
撒拉族简介

撒拉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其先民700年前从中亚撒马尔罕一带迁徙至青海循化,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撒拉族风俗礼仪

撒拉族热情好客,讲究礼节。在日常生活中,撒拉族人民彼此之间会互道“色兰”(安宁的意思)问安。男女见面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到撒拉族家中作客,首先须向主人问好,之后方能入座。主人为客人沏茶时,客人要将茶碗端起,吃馒头时,要掰碎送进嘴里,切忌狼吞虎咽。主人须殷勤待客。
撒拉族十分敬重舅亲,认为“铁出炉家,人出舅家”。撒拉族男孩到七八岁时,便要接受割礼。女孩到八九岁时,就要戴上盖头,以示进入成年。完成这两项仪式之后,成年男女便要担负起宗教义务。与此同时,家长们都开始为自己的子女物色对象。到十五六岁时,便都结婚成亲,生儿育女。
撒拉族服饰特点

撒拉族男子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为生,因此服饰以实用为主。男子头戴无檐白色或黑色六牙帽或小圆帽,外套白布汗褡青夹夹,腰系红布带或红绸带,短衣宽,长衣窄。老年人穿的长衣衫,撒拉语称为“冬”。做礼拜时头缠达斯达尔,一种长约数尺的白布。
撒拉族妇女喜欢色泽艳丽的大襟花衣服,外套黑色坎肩。喜欢佩戴长串耳环、戒指、手镯、串珠等首饰。受伊斯兰教文化影响,妇女普遍戴盖头。在化隆的外五工卡日岗工一带,部分撒拉族的衣饰已改从藏族衣饰。
撒拉族饮食文化

撒拉族以小麦为主食,辅以青稞、荞麦、马铃薯和各种蔬菜。逢年过节或贵宾迎门,则以炸油香、搓馓子、做油搅团、手抓羊肉、蒸糖包等庆贺节日或招待客人。奶茶和麦茶是颇受撒拉族男女老幼青睐的饮料。家家都有火壶和盖碗等茶具。
肉食以牛、羊、鸡肉为主,忌食驴、骡、马、血液和自死之物。撒拉族饮食文化深受伊斯兰教影响,讲究清洁、卫生。
撒拉族宗教信仰

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宗教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撒拉族人民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戒律,如五功、斋戒、朝觐等。在撒拉族丧葬习俗中,因信仰伊斯兰教,其葬礼一般按规定进行,习惯速葬,一律土葬,不用棺椁。
撒拉族在宗教信仰方面,还注重对祖先的崇拜。他们认为,祖先的灵魂会保佑家族的繁荣昌盛。因此,在家庭生活中,撒拉族人民会定期举行祭祀祖先的活动。
撒拉族生活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撒拉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保持传统习俗的同时,撒拉族人民积极融入现代社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如今,撒拉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撒拉族人民在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使民族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撒拉族人民将继续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