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清代赐粥风俗,清朝施粥标准

2024-09-01 09:09 来源 网络转载

清代赐粥风俗目录

清代赐粥风俗

清朝施粥标准

清代粥罐图片价格

清朝粥厂的粥怎样才合格

清代赐粥风俗

清代赐粥风俗主要体现在腊八节和官方赈济活动中。

腊八节时,不论是朝廷、官府还是民间,都有做腊八粥的习俗。皇帝、皇后、皇子等还会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或馈赠亲朋好友,体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先的敬仰12。

在官方赈济活动中,赐粥也是一项重要的措施。特别是在灾荒时期,清政府会设立粥厂,煮粥散给饥民,以救助贫民、灾民和流民。这种赐粥风俗既体现了政府对民众的关怀,也反映了中国人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45。

清朝施粥标准

粥的质量:清朝政府要求的施粥标准较高,如粥要稠到筷子插进去不倒,用粗布包裹不渗水等。但实际上,由于资源有限和腐败问题,很多粥厂提供的粥往往质量较差,甚至掺杂沙石,米粒稀少,只能勉强维持生命12。

施粥对象:施粥主要面向城市贫民、大荒之年的垂死之民以及离乡背井的流民。这些人群在灾荒或贫困时期,生活无以为继,施粥成为他们的重要救济方式2。

施粥时间:施粥时间通常根据灾情和季节而定。在灾荒时期,施粥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甚至跨越多个月份。而在日常救济中,如京师等地的粥厂,则会在冬季等寒冷季节开设,为贫民提供温暖和食物23。

清朝施粥的标准虽然有一定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施粥效果参差不齐4。

清代粥罐图片价格

清代粥罐的图片和价格因具体款式、品相、历史价值等因素而异。一般来说,清代粥罐的价格可以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部分精品甚至价格更高。

具体来说,一些普通的清代粥罐,如清末民初的粉彩瓷器粥罐,可能零售价在几百元左右1。对于品相较好、具有特殊历史价值或出自名家的粥罐,价格则可能高达几千元甚至更高。例如,一些全品清代民国粉彩花鸟将军罐粥罐的零售价可以达到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1,而一些具有特殊装饰或出自名家的粥罐,如民国名家钟铭山粉彩仕女纹粥罐,价格甚至可以达到上千元1。

清代粥罐的价格因具体款式和品相等因素而异,购买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1

清朝粥厂的粥怎样才合格

清朝粥厂的粥需“厚可插筷”才合格。粥厂主要是官办,另有民办或官民合办,用于给灾民发放能够勉强糊口的稀饭,特别困难户可以到这里领饭勉强救命。粥的质量标准体现了政府对救灾工作的重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救灾物资质量的严格要求。粥厂的组织和管理不是依照确定的章程,而是依照着地方惯例,但一般来说,清朝政府会供给部分粮食用于熬粥,同时也有一些乡绅大户捐赠钱粮等善举。粥厂通常连续开设几个月,每日定时施舍粥糜,并预备开水、衣服、药品、棺木等,以全面救助灾民12。这样的合格标准确保了粥的质量,为灾民提供了基本的生存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