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闽南老人去世的风俗,闽南老人过世风俗

发布 2024-08-31 11:44:24 来源 未知

闽南老人去世的风俗目录

闽南老人去世的风俗

闽南老人过世风俗

闽南死人风俗

闽南老人过世风俗三年怎么做

闽南老人去世的风俗

闽南老人去世的风俗丰富且充满传统色彩。当家中老人病危时,会进行“移厅”或“搬铺”,即将老人移至正厅边,这是对其的礼遇,俗称“寿终正寝”。老人去世后,家属会为其穿上寿衣,并在正厅设立灵堂,进行报丧、守灵等仪式。13治丧期间,亲眷需不断续香、焚烧冥纸,为死者准备足够的“盘缠”。3入殓前,有迎棺、买水等习俗,入殓时则根据性别使用不同的棺材,并放置金银纸等物品。4葬礼期间,还会请乐队演奏,直系亲属不能上桌吃席,所有亲戚都需派代表送老人。5这些风俗体现了闽南地区对老人的尊重和对死亡的独特理解。

闽南老人过世风俗

闽南老人过世风俗包含多个环节,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与哀悼。

移厅(搬铺):家中老人病危,需移至正厅(祖公厅)边,俗称“寿终正寝”。用板凳和床板搭起“水床”,也称“过身床”,等待咽气。

初丧:老人断气后,设灵堂、报丧。灵堂设在正厅,挂上孝帘,死者用白布蒙面,盖上天地被,供上“脚尾饭”,点上油灯或白蜡烛,不断烧香和烧纸钱。1

送终:子孙眷属须日夜守护在病榻前,为老人送终,以示孝心。若子孙未能为老人送终,往往会被视为“不孝”。2

还有入殓、停柩、出山、入土、守孝、祭祀等仪式,但随着时代变迁,一些封建迷信成份已去除,丧葬习俗逐渐简化。13

闽南死人风俗

闽南地区的死人风俗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移厅:也称“搬铺”,家中亲人病危时,需移至正厅边准备丧事,以示礼遇和尊重。

初丧:病危者断气后,设灵堂、报丧,孝男孝女需换上麻衣孝服,举行祭拜仪式。

入殓:为死者穿衣、净身,并放入棺内,期间伴有复杂的仪式和法事。

停柩与守灵:灵柩停放家中,亲友日夜守灵,期间进行多次祭拜。

出殡:将灵柩送至墓地安葬,途中伴有鞭炮、哭丧等仪式。

后续祭祀:出殡后,还有头七、百日、周年等多次祭祀活动,缅怀死者。

随着时代变迁,闽南丧葬风俗中的封建迷信成分已大部分去除,但一些传统仪式仍被保留1。同时,“薄养厚葬”的风俗也反映了当地人对葬礼的重视和对家族面子的追求2。

闽南老人过世风俗三年怎么做

闽南地区老人过世后的三年风俗,主要包括一系列的纪念活动。这些活动旨在缅怀逝者,表达哀思,并逐渐完成除孝的过程。具体来说,三年内的主要纪念活动有:

头七:逝者去世后的第七天,家属会进行祭祀,以示哀悼。

四十九天:逝者去世后的第四十九天,同样会进行祭祀活动。

百日:逝者去世后的第一百天,家属会举行较为隆重的祭祀仪式。

周年:每年的逝者忌日,家属都会进行祭祀,以纪念逝者。

三年换红(实际是两周年):这是闽南地区特有的纪念活动,标志着为期三年的正式丧期结束。家属会脱掉丧服,换上红色衣物,表示正式为亡亲除孝。同时,会举办谭晨宴等宴席,邀请亲朋好友共同纪念逝者。

这些风俗活动体现了闽南地区对逝者的深厚情感和尊重,也反映了当地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孝道观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