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上海的中秋节日风俗,上海节日补贴

参考 知识库 日期 2024-08-12 02:32

上海的中秋节日风俗目录

上海的中秋节日风俗

上海节日补贴

上海的中秋节日风俗

上海的中秋节风俗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的祭月和烧香斗等习俗,也有独特的饮食习惯和赏月活动。1.祭月:这是上海中秋节的重要习俗之一。当月亮升起时,人们会在露天设案,供奉月饼、瓜果、毛豆、芋艿和藕等食物,还供有执着捣药杵站立的玉兔月宫符画。2.烧香斗:在一些老上海人的记忆中,烧香斗也是中秋期间的传统活动之一。3.赏月:赏月是中秋节的核心活动之一,人们会到户外观赏明亮的月亮,并且进行各种与月亮相关的庆祝活动。4.吃月饼: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俗,苏东坡曾有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表达了对月饼的喜爱。上海人还会制作冰皮月饼,这种月饼口感清甜,深受新就业群体的喜爱。5.吃鸭子:由于秋天干燥,中医认为鸭肉具有滋阴、养胃、补肾的功效,因此在中秋节前后吃鸭子已经成为一种传统风俗。6.走月亮:这是一种古老的习俗,人们会在中秋之夜结伴出游,一边赏月一边祈福。7.猜灯谜和赏桂花:除了赏月和吃月饼外,上海人还会在中秋之夜赏桂花、饮桂花酒,甚至参与猜灯谜等活动。8.团圆饭: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时刻,许多家庭会准备丰盛的团圆饭,其中必吃的菜肴包括鸭子、芋头、毛豆等。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上海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展示了他们对家庭团聚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海节日补贴

具体政策如下:1.补贴对象:重残无业人员等民政定期定量补助对象、农村低保户中的不可扶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等。家庭生活困难的登记失业人员。参加本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于2023年底以前按规定办理按月领取养老金手续的人员。2.补贴标准:对上述对象的节日补助标准为每人1000元。对参加本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符合条件的人员,一次性节日补助费标准为每人400元。对家庭生活困难的登记失业人员,一次性补助700元。3.资金来源:补助所需资金由市和区两级财政按照各50%的比例分担,其中区级财政承担部分由市级财政先行列支,次年通过市与区财力结算上解。4.覆盖人数:全市帮困送温暖活动预计覆盖约107.27万人,支出资金约7.52亿元。5.实施时间:政策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上海市在2024年元旦和春节期间对特定困难群体和符合条件的居民提供了不同标准的节日补助,以确保他们在节日期间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