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上海有是什么风俗,上海有啥风俗

时间: 2024-08-10 18时 来源 开源网站

上海有是什么风俗目录

上海有是什么风俗

上海有啥风俗

上海有什么风俗 有什么特点

上海有是什么风俗

1.春节习俗:年夜饭不能吃完,要剩一点,称为“隔年饭”。初一不扫地、不倒垃圾,以避免新的一年中财运外流。正月十五之前不吃豆腐,正月初十之后不拜年。上海人过年时有接财神的习俗,通常在正月十五举行。2.其他传统节日:春节期间,上海人会逛城隍庙,走九曲桥,并在正月初五接财神。立夏日要吃蛋,象征健康和长寿。冬至时要吃汤圆和赤豆糯米饭,晚上早些回家团聚。3.日常生活习惯:上海人喜欢早晨用开水冲泡昨日剩下的米饭作为早餐。“荡马路”是上海人下班后、周末、双休日以及节假日的休闲方式。4.家庭与社交:亲戚间往来一般保持到血亲第三代,平时走动不讲究送礼,有事必备礼。老人过66岁生日时,女儿要烧66块肉给他们吃,象征“六六大顺”。5.节庆活动:上海保留了许多传统节日和节庆活动,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每逢三节(上元、中元、下元),上海会举行城隍会,驱瘟逐疫,保障阎太侯。6.饮食文化:上海的年夜饭包括门腔、松鼠桂鱼、皮蛋、三黄鸡、红烧肉、虾仁、八宝饭等菜肴。元宵节必吃汤圆,取团圆吉利之义。这些风俗不仅体现了上海人的生活智慧和文化传承,也展示了这座国际大都市的独特魅力。

上海有啥风俗

1.传统节日与习俗:除夕:许多家庭在年夜饭后围炉守岁,直至天明,长辈们会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供品前拜天地、祭祖先。春节:上海人过年有许多讲究,如年夜饭不能吃完,要剩一点称“隔年饭”;年初一不扫地、不倒垃圾;正月十五之前不吃豆腐。上海人喜欢放鞭炮,尤其是小朋友喜欢放“夜明珠”等烟花。元宵节:吃汤圆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象征团圆和吉利。同时,上海还有豫园灯会和杨浦的元宵行街会等传统活动。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老上海人还保留着一些独特的习俗,如赤豆粽和缚艾人、采药物等。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还有烧斗香、走月亮等特色风俗。冬至: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上海人还会喝补酒、服膏方等。2.日常生活习惯:荡马路:这是上海人下班后、周末、双休日以及节假日的休闲方式。早晨喝糖汤茶:进入腊月后,上海人早晨常喝含有蜜枣、枣子的糖汤茶。立夏吃蛋:由于蛋类食品在立夏日正当时,孩子们脖子上会挂上红色网套着的蛋,象征柱心。3.其他风俗:城隍会:这是江南民间的一种迎神赛会习俗,每年上元、中元、下元期间举行,以驱瘟逐疫,保障平安。结婚习俗:上海的集体婚礼和婚宴中有许多讲究,如主人不扫地不打骂孩子,客人告辞时主人一定要相送。这些风俗不仅体现了上海人的生活智慧和文化传承,也展示了这座国际大都市的独特魅力。

上海有什么风俗 有什么特点

1.城隍庙庙会:每到过年期间,上海人会去城隍庙逛一逛,走九曲桥,观赏市区灯会活动。2.开门炮仗:春节期间,上海人会在早晨放爆竹,称为“开门炮”,寓意“步步高升”。3.元宵行街会:这是杨浦区传承多年的民俗文化活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4.老人过六十六岁生日:老人过66岁生日时,女儿要烧66块肉给他们吃,并且不得分给其他人,象征“六六大顺”。5.春节习俗:除了穿新衣、放鞭炮外,上海人还会进行各种传统活动如舞龙舞狮等。6.元宵节灯会:元宵节期间,上海有著名的豫园灯会和杨浦的元宵行街会,这些活动不仅保留了传统民俗,还融入了商业运作策划。7.端午节习俗:老上海人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外,还有赤豆粽这一经典口味。8.冬至习俗: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象征团圆和圆满。9.饮食文化:上海菜以清淡、鲜美著称,小笼包、生煎包等是其代表。10.服饰文化:上海的服饰呈现出中西合璧后的海派特色,服装样式多样,新式旗袍成为标签。11.婚俗:近代以来,上海的婚俗逐渐摈弃传统封建色彩,呈现出开放、民主的特点。12.其他节日:上海还有许多特色节日,如春季庙会、茶文化节、少数民族风情节、赏菊啖蟹节等。总体而言,上海的风俗习惯在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开放中兼容并蓄,展现出独特的个性风格与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