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结婚风俗习惯黔西,黔西结婚流程

来源 会员推荐 日期: 2024-08-09 21时

结婚风俗习惯黔西目录

结婚风俗习惯黔西

黔西结婚流程

贵州黔西结婚风俗

贵州黔西南结婚礼仪

结婚风俗习惯黔西

黔西的结婚风俗习惯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1.新娘到新郎家的仪式:妹妹(或新娘)到了新郎家必须准时下车,并由红伞遮挡,象征着吉祥和幸福。2.拦新娘仪式:新娘在进入新郎家之前,会有一个抬凳子拦新娘的环节,新娘坐在凳子上并挂上红毯子,寓意红红火火。3.苗族地区的婚姻自主:多数苗族地区婚姻自主程度较高,青年男女通过自由社交活动形式选择配偶。4.苗族新娘的传统服饰:苗族新娘进夫家时,要穿上重逾百斤的嫁裙,展示陪嫁物的丰厚。5.婚前准备和婚礼流程:虽然具体细节未详述,但可以推测黔西的婚礼流程包括求亲、订婚、迎娶等传统步骤,类似于其他贵州地区的习俗。6.哭嫁习俗:在一些地方,如广西客家文化中,有出阁前的哭嫁之风,这可能也存在于黔西的某些民族中。7.门当户对:尽管黔西的具体情况未明确提及,但贵州其他地区如大方县彝族通婚礼仪讲究门当户对,这可能是黔西地区的一种普遍现象。8.现代婚礼习俗的影响:随着社会进步,黔西地区的婚礼习俗也可能受到现代婚礼习俗的影响,如敬茶、撑红伞出门、入席、敬酒等。黔西的结婚风俗习惯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体现了当地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传承。

黔西结婚流程

黔西结婚流程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传统习俗,二是法律规定的婚姻登记程序。根据搜索结果,我们可以分别整理出以下信息:传统习俗1.提亲:新郎家请媒人到新娘家提亲。2.合八字:双方家长同意后,交换两人八字,由专人合八字看是否适合婚配。3.商量彩礼:由媒人在中间周旋,商定彩礼和陪嫁事宜。4.家长见面:双方家长统一意见后,互相见面,讨论婚礼细节。5.定时间:确定结婚日期。法律规定的婚姻登记程序1.预约:通过贵州省婚姻登记预约服务平台或多彩宝APP进行预约。2.提交材料:包括双方的身份证、户口簿、近期免冠合影照片等。3.审查与登记:婚姻登记机关对提交的证件和材料进行审查,询问相关情况,符合条件的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具体步骤进入预约平台:如贵州省婚姻登记预约服务平台。选择服务类型:点击“结婚登记”。阅读须知并同意:阅读婚姻登记网上预约服务须知后点击“同意”。选择登记机关和预约日期:选择登记机关后点击机构名称后面的“预约”,选择预约日期和时间段后点击“确定”。填写双方信息:填写双方信息后点击“确定”。注意事项预约成功后:应在预约日期和时段到场办理,未到场的预约自动失效。信息准确:预约时填写的信息应准确、完整,错误信息将导致预约无效。特殊情况处理:如自然灾害、电力通讯故障等导致预约服务延迟或未能履行,婚姻登记机关不承担责任。黔西结婚流程既包含了传统习俗的环节,也遵循了法律规定的婚姻登记程序,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结婚流程。

贵州黔西结婚风俗

1.提亲:新郎家会请媒人到新娘家提亲。这是婚前准备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2.合八字:双方家长同意后,由媒人将两人的生辰八字交换,并请人来为两位新人合八字,看是否适合婚配。3.订婚:男方家会准备彩礼并举行订婚仪式。通常男方家父母会带一把红伞、一只公鸭到女方家表示订婚,然后双方家庭共同摆酒庆祝。4.迎亲:在正式婚礼当天,男方会派车接新娘。新娘进入新郎家时必须准时下车,并有红伞遮挡。在迎接过程中,可能会有拦新娘的环节,新娘需坐在凳子上挂红毯子,寓意红红火火、吉祥如意等。5.婚礼筵席:正式婚礼包括两餐。第一餐较为简单,第二餐则更为丰盛,菜色多样,一般有12道菜左右。由于男方是贵州本地人,筵席规模较大,可能达到140桌,从下午三点一直持续到下午五点半左右。6.回门:婚后一个月,新郎新娘会带着礼物回娘家,也叫“回门”,这一步骤象征着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感谢。7.其他习俗:黔西地区的苗族新娘在进夫家时需要穿上重逾百斤的嫁裙,展示陪嫁物的丰厚。有些地方还有“打亲”和“迎亲门”的习俗,这些都体现了当地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对婚姻的重视。通过以上步骤和习俗,可以看出黔西地区的婚礼不仅遵循传统的汉族习俗,还融入了当地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婚姻文化。

贵州黔西南结婚礼仪

1.提亲:新郎家会请媒人到新娘家提亲,这是贵州各民族共同的婚俗。2.合八字:在双方家长同意婚事后,由媒人将两人的生辰八字交换,并找人合八字,看是否适合婚配。3.订婚:男方家父母带一把红伞、一只公鸭到女方家举行订婚仪式,然后托媒人讲彩礼钱,确定后择吉日举行婚礼。4.接亲:男方家准备花轿迎接新娘,过程中有敲锣打鼓、唢呐震天响等热闹场面,新郎一般不亲迎,只派青年男女乘轿前往。5.拜堂:在黔西南布依族婚礼中,有“过门拜堂”和“闹洞房”的环节,这些仪式充满趣味性和互动性。6.回门:新娘在婚后不久通常会回娘家居住一段时间,这在苗族和布依族中是常见的习俗。7.竹凭:苗族有古老的“竹凭”习俗,作为结婚证的一种形式,体现了苗族婚嫁文化的独特性。8.婚礼宴席:正式的婚礼宴席分为两餐,第二餐菜色更丰富,通常有12道菜左右,男方家的筵席可能达到140桌之多。9.传统节日举行婚礼:婚礼多选择在国家法定或民间传统节日举行,如春节、清明节等。10.其他细节:如女方不要彩礼,男方不计嫁妆,迎亲时步行或骑自行车,礼仪大方朴素。这些习俗不仅展示了黔西南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也反映了当地人民对婚姻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