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地区有什么风俗,扬州风俗的由来
扬州地区有什么风俗目录
扬州地区有什么风俗

1.丧俗:在扬州,丧事有严格的规矩。病者将咽气时,儿子依次跪倒磕头送终,并点亮头灯和脚灯,煮一小碗半生不熟的米饭供于脚边(称为“倒头碗”),死者晚辈一律戴孝。2.暖房酒:结婚当天,扬州人会举行暖房酒仪式,这是婚礼的一部分,象征着新婚夫妇的幸福美满。3.立夏习俗:扬州人在立夏这一天有许多传统活动,如吃五香茶叶蛋、七家茶、称体重等。城里人还有“立夏尝鲜”的习俗,即吃樱桃、芽笋、青蚕豆、蒜苗、苋菜等新上市的蔬菜。4.中秋节拜月:扬州的中秋拜月习俗起源于周代,先兴于宫廷,后由贵族和文人学士相继仿效,继而盛行于民间。供品主要有菱角、月饼、桂花糕等。5.端午节:端午节在五月初五,扬州人会包粽子、点雄黄酒、沐兰汤等。用新鲜芦叶包裹糯米制成的粽子是节日的重要食品,有的还会掺红豆、红枣等配料。6.春节习俗:扬州人过年讲究清洁卫生,有“有钱没钱,干干净净过年”的说法。新年前的清洁工作多数在腊月十七、十八前后进行。每家每户都会准备丰富的年夜饭,以示团圆和喜庆。7.剪纸艺术:扬州是中国剪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唐宋时代就有“剪纸报春”的传统。立春之日,民间剪纸为花,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十分美观。8.七夕节:七夕节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在扬州有许多有趣的习俗,如百索子搭桥等。9.其他特色习俗:扬州还有许多独特的风俗,如爬门头、清明节要糖等。“扬州三把刀”(厨刀、剃头刀和修脚刀)也是当地饮食文化、美发文化和沐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风俗不仅展示了扬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当地居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的尊重。
扬州风俗的由来

扬州风俗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扬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风俗习惯不仅反映了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还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扬州过年的风俗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已有庆祝新年的习俗。唐代时,扬州的风俗已经形成了“轻扬”的特点,这是由重利传统与南朝新文化遗风碰撞而形成的刚中带柔的风格。扬州民间的扬歌也起源于唐代,是一种以歌唱、舞蹈、表演为主要形式的传统艺术形式。中秋节的拜月仪式是扬州的一项重要传统习俗,起源于周代,最初在宫廷中流行,后来逐渐传入贵族和文人学士阶层,并最终普及到民间。这一习俗体现了人们对月亮的崇拜和对团圆美满生活的向往。元宵节赏灯的风俗同样源远流长,文献记载南宋理宗淳佑三年(公元1243年)就有相关记载,说明这一风俗至少在南宋时期已经存在。扬州的风俗也受到商业活动的影响。明清时期,扬州因盐业发达而成为繁华的商业都市,盐商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对扬州的风俗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养瘦马”这一风俗就是由盐商推动的。徽商的到来也使扬州的饮食习惯和丧葬礼仪发生了变化。扬州的文化还受到其地理位置的影响。位于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扬州,自古以来就是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这使得扬州在文化交流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扬州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性正是基于其开放的地理条件和雄厚的经济基础。扬州风俗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有历史传承的因素,也有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扬州独特的风俗习惯,使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扬州的地方风俗

扬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彩的地方风俗和传统习俗。这些风俗不仅体现了扬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节日习俗1.春节:扬州的春节活动丰富多彩,包括东关街亮灯、城门挂春联、看非遗、赏民俗等。贴春联是全球华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在扬州,欣赏古老城门上的春联也成为一种新风尚。2.元宵节:扬州的元宵节有赏花灯、猜灯谜、手工汤圆体验等活动,市民游客可以在这里邂逅一段段精彩的表演。正月十三晚上的“上灯”活动更是吸引了大量民众参与,古街区仁丰里张灯结彩,成为元宵节的一大亮点。3.立夏:扬州的立夏习俗包括吃五香茶叶蛋、七家茶、不坐门槛称体重等。城里人还有“立夏尝鲜”之俗,即吃樱桃、芽笋、青蚕豆、蒜苗、苋菜等新上市的蔬菜。4.端午节:扬州人有吃粽子、挂艾草、吃鹅、戴五色线等地方风俗习惯。其中,吃鹅肉是扬州特有的风俗,因为扬州自古就有“有地唯栽竹,无家不养鹅”的说法。5.中秋节:扬州的中秋节习俗包括拜月、赏月、做圆烧饼、吃月饼、吃桂花糕、吃团圆饭等。特别是中秋拜月,这一传统仪式起源于周代,先兴于宫廷,后由贵族和文人学士相继仿效,继而盛行于民间。日常生活习俗1.丧俗:在扬州,病者将咽气时,儿子依次跪倒磕头送终,同时点亮头灯和脚灯,煮一小碗半生不熟的米饭供于脚边(称为"倒头碗"),然后买布破孝,死者晚辈一律戴孝。2.暖房酒:结婚正日,扬州人会举行暖房酒仪式,这是婚礼的一部分。3.爬门头:大年三十晚上,老扬州要点上香炉蜡烛守岁,大人小孩穿上新衣服,长辈们开始给晚辈发压岁钱。这时候大人会关上大门,让家中个子小的孩子抓着门后的门闩往上爬。4.庙会:土地会是扬州的一项重要庙会活动,传说农历二月初二是土地菩萨生日。二月初一晚,有些求子心切的人家便带着香烛、猪头三牲及给土地公公、土地婆婆做的披风,到土地庙去给土地菩萨“暖寿”,以求保佑得子。民间艺术与手工艺1.绒花制作:扬州绒花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民间艺术品,早在唐代就已进入宫廷,千百年来作为南方绒花的杰出代表。2.通草花制作:通草花是以中药材通草为原料,经艺人双手搓捏制成的超级仿真花,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3.剪纸:扬州人会在立春之日制作剪纸,剪成春蝶、春线、春胜等样式,十分美观。扬州的地方风俗和传统习俗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是节日庆典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习俗,都反映了扬州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