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苗族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苗族 端午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8-09

苗族端午节有哪些风俗目录

苗族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苗族 端午

苗族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1.走寨串门:这是苗族端午节期间特色的活动之一。每年端午节,其他村寨的亲朋好友都会到先过端午节的苗族村寨走寨串门,吃粽粑、喝米酒,共同祭祀屈原。不论来多少客人,主人家都会陪坐到天亮。第二天客人要回家时,主人家还要给每个客人送上一挂粽粑并亲自送出寨门口。2.赛龙舟:虽然赛龙舟是汉族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但苗族也有类似的活动。苗族在农历五月举行龙船节,通过划龙舟来祈求平安和丰收。这种活动通常伴随着热闹的音乐和舞蹈表演,增强了节日的氛围。3.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食品,苗族也不例外。他们制作四角粽子,用粽叶包裹糯米,经过长时间水煮而成。这种独特的粽子被称为“粽粑”,是苗族人过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4.跳香会:这是苗族特有的舞蹈活动,流行于吉首、古丈等地。跳香会以跳舞为主,兼及其他游艺活动,是苗族文化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5.花山节:在一些地方,如威宁,苗族将端午节称为“阿依敖”,并举行“耍花山”或“纳利劳”的活动。人们会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在花场上吹芦笙、唱歌、跳舞,场面十分壮观。6.祭祀盘瓠:在某些地区,如麻阳,苗族人在端午节还会纪念祖先盘瓠。农历五月十五日,苗族人会举行盛大的节日来祭祀盘瓠,这是与纪念屈原不同的另一重要活动。这些独特的风俗不仅丰富了苗族的节日文化,也展示了苗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通过这些活动,苗族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苗族 端午

1.走寨串门:每年端午节,其他村寨的亲朋好友都会到先过端午节的苗族村寨走寨串门,吃粽粑、喝米酒,共同祭祀屈原。不论来多少客人,主人家都会陪坐到天亮。第二天客人要回家时,主人家还要给每个客人送上一挂粽粑并亲自送出寨门口。2.吃“五黄”:苗族在端午节会吃“五黄”,即黄鳝、黄瓜、黄鱼、黄泥蛋和雄黄酒,以达到驱寒湿、祛五毒的目的。3.龙舟节:在贵州等地,苗族人会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龙舟比赛通常与天气和农事活动密切相关,祈福和庆祝性质较强。4.五彩粽:台江苗族有制作五彩粽的传统,这些粽子的颜色是通过就地取材,把不同植物分别捣成黑、紫、黄、红四种颜色的汤汁染色而成。5.花山节:在昆明等地,端午节也是苗族的传统节日——“花山节”。在这个节日里,苗族同胞载歌载舞,庆祝幸福吉祥,各族群众在同一天过两个节日,开展文艺表演和经贸活动。6.祭祖和驱旱求雨:苗族的端午习俗中还包含祭祖和驱旱求雨的内容,这与他们的农耕生活密切相关。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苗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也展示了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