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瑶族风俗及禁忌,红河瑶族的历史
红河瑶族风俗及禁忌目录
红河瑶族风俗及禁忌

风俗习惯1.节日与庆典:尝新节:农历六月初六,是瑶族的传统节日,人们会采摘早熟粮食、买肉、磨豆腐来庆祝丰收。双朝节:每月的第一天称为“朝”,每年共十二次。在这一天,瑶族人会进行祭祖和自然崇拜活动。盘王节:俗称“跳盘王”或“还盘王愿”,是纪念先人反抗土司斗争的节日,非常隆重。2.饮食习惯:瑶族居民以玉米、大米、红薯为主食,日常菜肴包括黄豆、饭豆、南瓜、辣椒和家禽家畜等。崇拜盘王的瑶族过去禁食狗肉,而崇拜“密洛沱”的瑶族则禁食母猪肉和老鹰肉。3.服饰:瑶族男女服装主要用深青、蓝土布制作,男子喜着对襟无领短衫,下穿长裤或过膝短裤,束腰带;妇女则穿无领大襟上衣,带束腰,下着长裤、短裙或百褶裙。4.艺术与工艺:瑶族擅长印染、挑花、刺绣、织锦、竹编、雕刻、绘画等多种工艺美术形式,其中蜡染和挑花尤为著名。瑶族的民歌种类繁多,既有抒情优美的山歌,又有激昂热烈的劳动歌。禁忌事项1.日常生活中的禁忌:忌用脚踏火炉撑架;忌在火炉里烧有字的纸张;进入瑶家忌穿白鞋和戴白帽,因为象征丧事;忌坐门槛;穿草鞋不能上楼;不能坐主妇烧火的凳子;到木排上,忌言及“雨伞”,要说“雨遮”。平日里洗脸盆不能拿来洗脚;用餐时忌讳互用碗筷;忌讳衣裤当户晒;忌讳在屋内乱吐口痰。2.宗教性禁忌:在成年仪式“度戒”期间,受度者及其家人和度戒师必须吃素,并遵守一系列道德规定,如不准与妇女言笑、不准抬头望天等。3.其他特殊禁忌:家中有产妇坐月子时,外人不能进家门;一般家里正屋的门口不能晾衣服;在家里不能吹口哨;神桌子上不能放置杂物。这些风俗和禁忌不仅体现了红河瑶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展示了其独特的社会结构和伦理观念。通过了解这些习俗和禁忌,可以更好地理解瑶族的文化特征和社会本质。
红河瑶族的历史

红河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其先民原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秦汉时期,瑶族先民以长沙、武陵或五溪为居住中心。隋唐时期,瑶族分布于今湖南大部、广西东北部和广东北部山区。在明清时期,由于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激化,瑶族开始反抗压迫,并逐渐迁徙至更广阔的地区。特别是在明、清以后,部分瑶族从两广和贵州迁入文山境内的红河流域,并继续向墨江、勐腊等地迁移。清末民初,蓝靛瑶由元阳、绿春等地迁入红河县境,历史不到百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云南省瑶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瑶族分为勉支系和门支系两个支系,分别分布在不同的地区。这些支系使用的语言和文字都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但与汉字有较大差别,是一种自成系统的文字。方块瑶文古籍主要保存于勉瑶和蓝靛瑶支系的民间道公和师公手中,内容涉及瑶族的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近年来,红河州积极推进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出版了红河州世居少数民族志书系列——苗族志、瑶族志,反映红河州远古至2020年人类社会文化的专志。当地还开办了一些培训班,以促进瑶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红河瑶族不仅在服饰制作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心灵手巧的瑶族同胞通过各种方式传承着瑶族文化。例如,在红河县,蓝靛瑶以善种蓝靛而得名,他们的服饰上还绘有水墨青衣神话等图案。红河瑶族的历史是一个充满迁徙、发展和文化传承的过程。他们不仅在历史上为我国土地资源开发作出了贡献,还在反抗压迫和外来侵略的斗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红河州瑶族文化

红河州瑶族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特色,尤其在服饰、节日和习俗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瑶族服饰瑶族的服饰以其色彩斑斓、图案精美而著称。红河州河口瑶族自治县是全国蓝靛瑶聚居地人口最多的县,蓝靛瑶因穿着用蓝靛染制的服饰而得名。瑶族服饰不仅体现了其美学价值,还反映了瑶族的历史和信仰。例如,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等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这些纹样包括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和星辰山河纹等,反映了瑶族对自然的崇拜和民族历史的信息。瑶族服饰的特点还包括多种多样的款式和材料的使用。例如,防城花头瑶女子穿对襟交领长衣,衣襟滚边,袖口镶饰布条,下着短裤、绑腿,用红穗缠头,顶一方挑绣几何纹头帕。男子服装则以青蓝色为基本色调,常见对襟、斜襟、琵琶襟短衣,配长短不一裤子,多以蓝、黑为主。瑶族服饰不仅是日常穿着,更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2022年12月,瑶族服饰被列入云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进一步彰显了其文化价值。瑶族节日红河州瑶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最为著名的包括尝新节和盘王节。尝新节在农历六月初六举行,是庆祝丰收的节日。当天,瑶民会采摘早熟的粮食、买肉、磨豆腐过节,并载歌载舞来庆祝大丰收。盘王节则流行于广西、湖南、云南等地,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举行,纪念盘王,并逐渐发展为庆祝丰收的联谊会。还有讨念拜节和讨寮皈节等重要节日。讨念拜节意译为月半所过的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日举行。这些节日不仅是瑶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表达对祖先和自然神灵敬仰的方式。瑶族习俗瑶族的风俗习惯也十分丰富。他们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手工艺技术,如印染、挑花、刺绣、织锦、竹编、雕刻、绘画和打造等。其中尤以蜡染和挑花最为出名。这些工艺不仅展示了瑶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成为了他们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瑶族还拥有丰富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和传说通过口头传播代代相传,成为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红河州瑶族文化以其独特的服饰、丰富的节日和多样的习俗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底蕴。无论是色彩斑斓的服饰,还是丰富多彩的节日和习俗,都体现了瑶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这些文化特征不仅使瑶族在众多民族中独树一帜,也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