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殡当晚有什么风俗么,出殡当天有什么讲究
出殡当晚有什么风俗么目录
出殡当晚有什么风俗么

1.守灵:在甘肃定西地区,出殡发丧后,孝子、至亲和邻里会守灵,将亡人正式入殓,并进行一系列准备,如用酒净面、包好衾布、铺盖寒铺等。2.送盘缠:在胶东地区,出殡当晚也就是死者死后第三天傍晚,子女本家们要去村外路口“送盘缠”,即邻居亲友等送的纸钱(包袱)、元宝箱、摇钱树、金山银山等,主要的是要扎制一辆用来装盘缠的车,男扎马车,女扎牛车。3.点灯和守夜:府谷地区的习俗中,出殡前一天晚上,女儿、女婿、孝子、孝孙要守灵,鼓乐吹打通宵,俗称“呱灵”。同时,在灵堂前专门摆一桌酒菜,称为“伴灵菜”,守灵人在吃喝中度过漫长的夜晚。4.绕棺辞灵:贵阳有绕棺辞灵的习俗,即出殡前夜绕棺而行,由和尚或道士唱经助兴,家人则各执一香跟随。5.摔盆:旧时出殡时,有由主丧孝子跪在灵前将一瓦盆摔碎的习俗,称为“摔盆”,意为方便死者携带到阴间。6.扬幡:府谷地区有扬幡的习俗,即带领死者的灵魂最后在阳间大道上行走一回,俗称“扬幡”,一般安排在出殡前一天下午进行。整个行程中,孝子们不能哭,行走期间要不停地燃放炮仗。这些风俗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和缅怀之情,同时也展示了地方文化的独特性。
出殡当天有什么讲究

1.选择单日:出殡的日子不能选双数。在中国传统中,双数通常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因此在出殡时最好选择单日。2.仪式安排:告别仪式:在出殡前,通常会举行告别仪式,让亲友最后见逝者一面,并表达哀悼之情。摔盆仪式:在出殡前,家属会举行一个摔盆仪式,象征着与逝者的最后告别。祭奠活动:亲友和邻里会聚集在一起,进行祭奠活动,以示哀悼。祭席、馒头、挽幛、纸扎等是常见的祭品。3.行进方式:出殡队伍通常会有乐队吹拉弹唱,引导灵柩前往墓地或火葬场。家属会悲痛地送别逝者,孝男孝女们会在孝子的带领下,先围绕棺材走一圈,见逝者最后一面,之后封棺。4.其他注意事项:在出殡当天,要避免径直回家,而是须到其他场所兜个圈子,以免将阴气带回家中。出殡过程中,家属需穿着白长衫戴白帽,头戴白纱或素尼帽,表现哀悼之情。5.后续流程:下葬后亲属每七天需要到墓地进行祭拜,特别是头七也会做一些仪式来吊唁逝者。每逢“做七”期间,亲友每七天去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这些讲究和仪式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敬意和怀念,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习俗。
出殡当天需要做什么

1.提前通知亲友:在出殡当天,应提前通过电话、短信或社交媒体等方式告知亲友们出殡的时间和地点。2.准备相关物品:需要准备好花圈、纸钱、烛台等物品,这些都寓意着对逝者的缅怀和祈福。3.着装要求:穿戴得体:避免穿着过于华丽或暴露的服装,男士可以选择黑色或深色的西装,配以白衬衫。尊重逝者:言语行为要得体,保持肃穆,服从安排,勿嬉笑打闹。4.言行举止:在出殡过程中,应保持安静、严肃,不要大声喧哗。5.安全与秩序:注意安全,避免拥挤推搡,照顾好家中老人和小孩的情绪。6.忌讳事项:遵循一些传统禁忌,如忌双日出殡、忌正午出殡、忌泪洒尸身、忌棺木从门出等。7.仪式流程:报丧:根据安排,孝子们分别前往直系亲属家报丧,告知死者去世的情况及丧事活动的有关安排。送孝:总管将家人列出的亲戚名单,逐一通知吊唁,并安排好送葬队伍的行路次序。路祭:将停柩移出灵堂,并举行路祭仪式,远客需通宵达旦地守候,才能与邻里一起参加送葬。8.其他细节:在出殡前一天进行“辞灵日”,请来管柜的总理安柜,管理厨艺和厨师,其他事项也请亲朋好友协助。出殡当天,柜屋贴出公告公布行路次序,包括缨络、粗吹、铭族等。在出殡当天,家属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安排,确保整个过程庄严肃穆,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悼念之情。
出殡当天忌讳

1.忌双日出殡:出殡的日子应选择单数,因为双日被认为不吉利,象征着两个人同时去世。2.忌正午出殡:正午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时间段,因此出殡最好避开正午时分。3.忌泪洒尸身:在出殡过程中,亲属们应避免让泪水滴到亡者的身上,这被视为对逝者的不尊重。4.忌棺木从门出:棺材在抬运过程中不能从正门出来,以避免不吉利。5.忌饮酒作乐:在亲人去世的当天,不宜饮酒作乐,因为这样会被视为对逝者的不尊重。6.忌理发刮脸:家庭中有亲人去世时,男子在一个月内不宜理发、刮脸,以免冲淡哀悼之情。7.忌直系亲属抬棺:直系亲属一般不参与抬棺材,而是由其他亲属负责,因为直系亲属需要在棺材旁边扶灵或哭丧。8.忌说“重”字:在出殡过程中,尤其是抬棺时,要避免说“重”字,因为这被认为会带来不幸。9.忌新婚期未出百天者参加:新婚期未出百天、月房期未出百天及身上有伤口未愈合者,均不宜参加出殡仪式。10.忌猫触尸体:在停尸守灵期间,忌讳猫靠近尸体,认为猫触碰尸体会带来不吉利。这些忌讳都是为了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缅怀之情,并希望逝者能够安息。遵守这些传统习俗不仅体现了对逝者的敬意,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死观念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