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人结婚什么风俗,闽南人的婚俗
闽南人结婚什么风俗目录
闽南人结婚什么风俗

1.提亲:在结婚之前,男方父母或长辈会到女方家中提亲,一般需要携带两只公鸡、面线和鸡蛋。2.定盟(订婚):这是正式确定婚约的仪式,通常与提亲一起进行。3.六礼:闽南的婚礼遵循传统的“六礼”程序,包括问名、纳采、纳征、纳吉、请期和亲迎。这些礼仪反映了古代婚姻的规范和仪式感。4.择日:选择结婚吉日是闽南婚礼的重要环节,通常会请风水先生根据双方的生辰八字来算出一个好日子。5.迎亲:新郎会在选定的吉日前往女方家中迎接新娘。这一过程中,新娘会进行梳头仪式,象征着告别少女时代,开始新的婚姻生活。6.婚礼仪式:拜堂:新人在亲友见证下拜天地、拜高堂及夫妻对拜,表示对彼此及双方父母的尊重。婚宴:婚宴上会有许多传统菜肴,如猪脚、芝麻酪等,寓意吉祥和幸福。闹新房:婚后第二天,新郎新娘会回女方家办酒席,称为“回门”,这是对女方家庭的一种感谢和尊重。7.特别习俗:撒缘:在婚礼中,有将铅、茶叶梗和竹叶剪碎洒在新娘身上的习俗,寓意美好的姻缘。黄金首饰:新娘在婚礼当天通常会佩戴黄金首饰,有些家庭也会选择钻石戒指作为替代。红绸接亲:新娘身穿红色嫁衣,由新郎持伞护送至新房,这是一场隆重的仪式。8.其他传统活动:抬盘:在迎亲队伍中,男方会带去猪脚、芝麻酪、红蜡烛等物品到女方家,象征着两家的幸福美满。喜娘:在福州等地的传统婚礼中,喜娘会带领新人完成繁琐的婚俗礼仪,并押韵地唱出吉祥话,为新人送去祝福。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闽南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展示了人们对婚姻美满和幸福的美好祝愿。尽管现代婚礼有所简化,但许多传统元素依然保留并传承下来。
闽南人的婚俗

闽南地区的婚俗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虽然各地的具体程序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环节:1.相亲:在古时,男女双方大多通过媒人进行相亲。现代虽然提倡自由恋爱,但相亲仍是重要的一步。2.提亲:男方家庭会派代表到女方家中提亲,通常需要携带两只公鸡、面线和鸡蛋等礼物。3.六礼:这是闽南婚礼中最为重要的传统礼仪,包括问名、纳采、纳征、纳吉、请期和亲迎。其中,“纳征”即送彩礼,“纳吉”是交换礼物,“请期”是确定婚期,“亲迎”则是迎亲当天的仪式。4.订婚(定盟):这一环节有时与提亲合并进行,也有单独举行的。订婚时,女方家长将男方送来的戒指戴到待嫁女的手指上,完成“食定”的仪式。5.迎亲:新郎带领迎亲队伍前往新娘家,新娘出门时需由新郎持红伞护送至婚礼车。进入女方家后,把见面礼放在大厅显眼位置,表示吉利好彩头。6.过火盆:新娘跨过火盆象征驱邪避凶,确保婚后生活平安幸福。7.洞房:新娘与新郎正式拜堂成亲,之后进行一系列传统习俗如揭盖头、敬茶等。在揭盖头时,新娘先背靠背、头碰头,再面对面,寓意夫妻和谐美满。8.回门:婚后第三天或第七天,新娘回娘家探望父母,并带去一些礼物以示孝顺。闽南婚礼中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如“撒缘”、“开脸”、“撒铅钱”等,这些习俗都体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传承。例如,“撒缘”是指媒人在新娘到男家之前先向新郎家人“撒铅钱”,象征结缘;“开脸”则是新娘出嫁前由母亲或长辈为其洗脸,寓意洗净尘埃迎接新生活。闽南的婚俗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礼仪程序,还融入了许多新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婚礼形式。这些习俗不仅传承了历史悠久的传统,更将喜悦和团结的价值观代代相传。
闽南结婚禁忌

1.双喜不对冲:在同一个月份内,如果有多件喜事发生,应避免相互庆祝。2.与新娘新郎生肖相冲相克刑者忌在场:与新人生肖相冲或相克的人不宜参加婚礼。3.迎亲忌遇出殡:在迎接新娘的过程中,避免遇到葬礼队伍,认为这样不吉利。4.婚期选择:忌于农历七月结婚,因为七月被认为是“鬼月”,民间传说中充满了各种禁忌和忌讳。忌于农历六月结婚,有半月妻的意思。婚期忌单月单日,特别是忌讳在七月结婚。5.安床:安床时要把床置放正位,忌讳与桌子、衣橱或任何尖角相对。6.新郎独睡:床位安好后至新婚夜前夕,准新郎忌一个人独睡新床,可找一位大龄男性陪睡。7.订婚当天:不管天气有多热,所有参加订婚的人不可以煽扇子,否则会有拆散的意思;订婚之文定喜宴完毕后,双方都不可以说再见,否则会有再婚的意思。8.新娘子的衣服:新娘子结婚当天所穿的衣服礼服忌有袋口,以免带走娘家财运。9.孕妇禁忌:孕妇忌看砌灶、不祭灶神。这些禁忌和习俗不仅反映了闽南人对婚姻的重视和敬畏,也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了解并遵守这些禁忌,可以帮助新人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确保婚礼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