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广西崇左壮族结婚风俗,崇左壮族的风俗

2024-08-04 00时 参考 会员推荐

广西崇左壮族结婚风俗目录

广西崇左壮族结婚风俗

崇左壮族的风俗

广西崇左结婚彩礼是多少

广西崇左壮族结婚风俗

崇左壮族婚礼分为四个主要环节:接亲、送亲、成亲和回门。在接亲时,男方家庭会派出代表迎接新娘;成亲则是正式举行婚礼仪式;回门是指新婚夫妇在婚后第二天返回娘家,通常携带礼物以示孝敬。在结婚后到生育前这段时间,新娘一般会回到娘家生活,称为“不落夫家”。只有在怀孕后才正式到夫家生活,这一习俗体现了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特点。壮族过去有一种“夜婚”习俗,即在夜间进行婚礼仪式,这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行。新婚第二天被称为“上教训祭祖日”,新婚夫妇在长辈的带领下前往祖坟进行祭拜,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并增添新人的门户之意。新娘在出嫁前会唱“哭嫁歌”,内容多为歌颂父母养育之恩以及表达离别之情,从早上一直哭到离开娘家。在恋爱择偶过程中,壮族青年男女常通过抛绣球、打木槽、唱山歌等方式表达爱意,这些活动也是婚礼的一部分。龙胜龙脊壮族有一种独特的“背新娘”婚俗,即婚礼要经过背新娘、砍梯、拆桥、对歌等步骤,新娘由伴娘和歌手陪同,象征着新娘的脚印已经走出家门。糯食在壮族婚丧祭祀中占有重要地位。订婚时男方需将糯食作为礼物送给女方,而女方则以糯食相赠,表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近代以来,虽然仍有部分地方保留传统的媒妁之言和父母包办婚姻,但大部分壮族人采用自由恋爱的方式选择伴侣。请媳妇:新婚夫妇在婚后第二天会邀请本家关系好的人上门做客,称为“请媳妇”,以增进邻里感情。返罗:新娘在成亲次日携丈夫回娘家,称为“返罗”,并带上丰盛的礼物。以上是广西崇左壮族的主要结婚风俗,这些习俗不仅展示了壮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其独特的社会结构和家庭观念。

崇左壮族的风俗

1.节日与庆典:三月三歌节: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要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三举行,被称为“歌圩节”或“歌仙节”,是壮族祭祀祖先、倚歌择配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参加唱歌圩、游花炮、打扁担、打铜鼓和抛绣球等民俗活动。霜降节:每年农历九月,即晚稻收割后的霜降期间,壮族乡民们用新糯米做成“糍那”、“迎霜粽”,招待亲朋好友,表达对自然的感恩和对牛的尊敬。花朝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纪念百花仙子的节日,流行于崇左市宁明、龙州等地。男女青年会在木棉树下对唱山歌,并互赠礼物。崇左壮族的婚礼习俗独具地方特色,形式丰富且独特。婚礼过程中有许多传统礼仪,体现了壮族人民对婚姻的重视和对家庭的尊重。2.文化艺术:歌谣:歌谣是壮族民间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种类繁多,包括古歌、酒歌、情歌、苦歌、赞歌、盘歌、孝歌、山歌等。这些歌谣在喜庆节日、红白喜事、迎宴宾客、谈情说爱、文娱活动中广泛使用。音乐文化:壮族拥有丰富的音乐文化,如三音壮锦、壮族嘹歌等。干栏式建筑是壮族的传统建筑风格,这种建筑多见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农村地区,具有防潮湿和防野兽的特点。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壮族有许多传统的祭祀活动,如春节、陀螺节、陇端节、铜鼓节、蚂拐节、花婆节、“三月三”歌节、牛魂节、中元节等。其中,“祭龙”是各支系的共同节日,由村中两户或数户人家轮流负担祭日历需要的鸡、猪等牺牲品。6.其他特色:斗牛:崇左的壮族斗牛习俗非常著名,常常是两头大牯牛或水牛相斗,场面壮观。百家宴:金山节期间,崇左市民会举办百家宴活动,极具壮族文化底蕴。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崇左壮族的风俗文化不仅包含了丰富多彩的节日和庆典活动,还涵盖了独特的婚俗、待客之道以及丰富的音乐和建筑文化。这些习俗和传统活动展示了壮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

广西崇左结婚彩礼是多少

广西崇左的彩礼金额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而是由地方习俗、双方协商以及法律规定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根据不同的来源,崇左的彩礼金额大致在3万到8万之间。也有证据显示,崇左的彩礼金额可能会更高,甚至达到10万元。因此,具体的彩礼金额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