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西北结婚风俗流程,西北人结婚有什么讲究

参考 未知 时间:2024-08-02

西北结婚风俗流程目录

西北结婚风俗流程

西北人结婚有什么讲究

西北农村结婚视频

西北娶媳妇

西北结婚风俗流程

订婚是婚礼前的重要步骤,通常由两家家长协商决定。聘礼包括订婚戒指、礼金(也叫订婚钱)、两个红包袱、两条红腰带和至少两套衣服(其中必须有棉袄)。婚礼当天上午,男方的接亲队伍会前往女方家接亲。这一过程往往非常隆重,新郎可能会骑骆驼或坐花轿,甚至在一些地方使用传统的花轿。接亲过程中,新郎需经过一系列智力及体力考验才能顺利娶得新娘。进入婚礼正场后,首先进行的是拜天地仪式,随后是拜高堂(即拜见双方父母),最后是夫妻对拜。这三拜象征着新人对天地、长辈和彼此的尊重与承诺。在拜完天地和高堂之后,新人会共同饮用合卺酒,这标志着他们正式结为夫妻。洞房花烛夜是婚礼的高潮部分,亲友会以各种方式逗乐新人,如唱“冬瓜诗”等,增添婚礼的欢乐气氛。结婚第三天,新婚夫妇会回到女方家中,俗称“回门”。这一天,女方家会以礼待之,并陪同新女婿拜访同族各家,各家宴请新女婿并馈赠礼品。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如哈萨克族和回族,婚礼习俗也有其独特之处。例如,哈萨克族的婚礼通常在夏季举行,新娘会穿上传统的哈萨克族婚服;而回族则会在结婚当天让新娘和新郎进行“乌素里”沐浴全身,并用轿车接送新娘。这些习俗不仅展示了西北地区丰富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人们对婚姻的重视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西北人结婚有什么讲究

1.订婚与迎娶:在陕西等地,订婚俗称“挂坠儿”,订婚日男女双方都要宴请媒人和主亲人。结婚前一天下午,男方执事们会将敬奉女方祖先的献饭和礼品送到女方家中,并接受女方家的款待后,再将女方的嫁妆抬回,称为“抬拾摞”。结婚当天早上,男方骑马或坐轿到女方家,受招待后返回。2.婚礼仪式:西北地区的婚礼流程包括送路、上坟(拜祖宗)、请劳务(请人主事及帮忙)、迎娶、拜天地、宴筵、谢媒、闹洞房、拜门子(给本家族长辈行礼认亲)以及回门(新郎新娘回娘家拜父母)等环节。在一些地区,如斜峪关特别是西河滩一带,还有哭嫁的习俗。3.婚礼准备与礼仪:婚嫁礼仪贫富有别,灾年、战乱与和平年景有别。家境好的人家会骑马坐轿,雇请乐人(吹鼓手),新郎披红插花,新娘戴金银首饰、着锦装,大操大办。男方需准备聘礼、衣料等,女方则回赠小包鞋作为定情信物。出嫁时,娘家陪送家具、衣被等,亲友赠送陪嫁礼品。4.婚姻观念与习俗:旧时婚姻多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定,无婚姻自由,且早婚较为普遍。并有“请媒”、“合庚”、“换帖”、“择吉”、“过礼”、“背见”、“完婚”等繁琐的陈规陋俗。民间流行“十三上订亲十四上迎”的说法,即女子在12岁成年后开始订亲,通常在14岁时正式迎亲。5.少数民族的特殊习俗:回族婚礼中,邀请阿訇、乡老等宗教人士参加婚礼是常见的习俗。在一些回族社区,男女婚前不能见面,这是其独特的婚俗之一。6.其他细节:在陕西等地,结婚前一晚请两位属龙属虎的人到新房进行“安床”,以祈求婚后平安幸福。结婚后第三天早晨,家人烧好“缘茶”,在厅桌摆上汤圆和糖果等,新郎新娘要祭拜祖宗,俗称“拜公”。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西北地区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当地人民对婚姻的重视和对家庭关系的尊重。

西北农村结婚视频

根据搜索结果,西北农村结婚视频可以在多个平台上找到,包括抖音、哔哩哔哩和爱奇艺。例如,提到的“西北老家农村婚礼”视频由西北农村放羊娃生活提供,可以在好看视频上观看。中,“西北小娟甘肃农村婚礼,从接亲到婚礼现场一路拍摄”的视频可以在爱奇艺上免费在线观看。也提到了在抖音上可以找到西北农村结婚现场的视频。具体来说,都提到了在抖音上可以找到西北农村结婚的视频,而则提到了在爱奇艺上可以找到相关的视频。这些视频通常展示了西北农村的婚礼习俗和全过程,包括接亲、婚礼现场等环节。因此,如果想要观看西北农村结婚的视频,可以访问抖音或爱奇艺平台,并搜索相关关键词如“西北农村结婚”、“甘肃农村婚礼”等,即可找到相关的视频内容。

西北娶媳妇

在西北地区,尤其是陕北、陇东等地,结婚习俗丰富多彩且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1.迎娶仪式:在太白山地区的斜峪关和西河滩一带,男方称“娶媳妇”,女方称“起发女子”。迎娶过程中,通常由新郎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但也有地方如忻州、吕梁由媒人或小叔子带领迎亲队伍前往。临夏县的习俗中,新郎称为“新人”,新娘也称为“新人”,结婚前需经过说媒、相亲、送定茶等环节。2.婚礼程序:结婚仪式一般包括多个步骤:送路(商定婚事)、上坟(拜祖宗)、请劳务(请人主事及帮忙)、迎娶、拜天地、宴筵、谢媒、闹洞房、拜门子、回门等。在黄陵县等地,结婚前一天下午男方执事们会将敬奉女方祖先的献饭和礼品送到女方家中,受款待后将嫁妆抬回,称为“抬拾摞”。3.彩礼与嫁妆:彩礼在西北地区非常重要,被称为“离娘钱”,通常金额较大,如甘肃省平凉市某农村小伙准备了10万元彩礼。嫁妆方面,女方家庭会陪送家具、衣被等,并有亲友赠送陪嫁礼品。4.婚姻观念与习俗:陕北历史上多灾多难,人们有“多子多福”的观念,因此动植物如鱼、兔、莲花、南瓜等成为生育祈愿的象征。招亲和再嫁在某些地区也存在,如安塞县的招亲分为全卖姓、卖半姓和不卖姓三种形式。早婚现象在陕北较为普遍,女子成人的年龄定在12岁左右。5.特殊习俗:青海河湟谷地的汉族人家有半夜娶亲的习俗,认为这样能保证新娘的安全。在一些地方,童养媳是贫穷家庭的一种选择,北方童养媳的比例相对较低,且结果较好。西北地区的婚姻习俗不仅体现了当地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反映了社会经济状况对婚姻的影响。这些习俗既保留了传统的六礼流程,又融入了地方特有的风俗习惯,展现了西北人民对婚姻的重视和独特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