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 苗族 风俗,融水苗族风俗
融水 苗族 风俗目录
融水 苗族 风俗

融水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柳州市,是中国最早成立的苗族自治县,也是广西唯一的苗族自治县。这里居住着众多苗族同胞,他们形成了独特的风俗和文化传统。苗族坡会融水苗族有非常独特的坡会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不吹芦笙不出门,初二可吹芦笙但不可出村,从初三到农历十七则是集体活动娱乐的时间。其间,各村寨的男女老少举家出动,四处赶坡。到了农历十八,进入生产阶段,各村寨的芦笙便封存起来直到秋收完毕。苗年节每年农历十一月廿八为当地的传统苗年,在苗年后的15日内,苗寨苗胞们都会自发聚集,开展吹芦笙、跳苗舞、百家宴、火堂打油茶等增进友谊的民俗活动。端午节端午节是融水苗族十大传统节日之一,其重大意义仅次于农历三月的清明祭祖节。在端午节前夕,苗族群众会背着糯米饭,成群结队来到远山采粽子叶,并进行包粽子等准备活动。走寨伴妹讨豆粥在红水乡、拱洞乡一带的苗族村寨,每逢苗年或春节除夕夜,小伙子们会成群结队走寨伴妹、讨豆粥。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小伙子们会拿青菜、柴火到有姑娘的人家煮豆粥,边煮边谈天说笑,待豆粥煮好后一起分享。苗族蜡染手工技艺融水苗族自治县以山水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而闻名。其中,苗族蜡染手工技艺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种技艺以蜡为防染材料,在天然纤维织物上绘以图形,放入温度适宜的靛蓝染料缸中浸染多次,除蜡后布面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等多种图案。苗族服饰融水苗族的服饰以黑色为主调,称为“达木”衣服。男子平时所穿服装与其他支系苗族相同,节日盛会时则穿自制的闪闪发亮的紫红色唐装下穿大裆长裤,头缠青色长巾。苗族饮食苗族人民主食为糯米,辅以玉米、木薯、红薯、芋头等。他们喜爱饮酒,用米糖制酒曲酿糯米甜酒,称“水酒”,凡待客人或办喜事必不离酒。苗族还喜欢腌酸食品。居住环境融水苗族依山为寨聚族而居,一般小寨10余户,大寨多达500余户。房房建筑多半是曲回廓的吊脚木楼,结构紧凑不用铁钉,工艺水平很高。通过这些独特的风俗和文化传统,融水苗族自治县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融水苗族风俗

融水苗族的服饰以色彩绚丽、工艺精湛而著称。女性盛装通常包括挑花和刺绣,并且要配戴各种银饰,如银角、银花、银簪等。男子在节日盛会时会穿自制的紫红色唐装,下配大裆长裤,头缠青色长巾。百鸟衣是苗族代表服饰之一,由土黑亮布、土珍珠、五色绣花帕和白色鸟羽绒制成。每年正月初一不吹芦笙不出门,初二可吹芦笙但不可出村,从初三到农历十七则是集体活动娱乐的时间。其间,各村寨的男女老少举家出动,四处赶坡。到了农历十八,进入生产阶段,各村寨的芦笙便封存起来直到秋收完毕。坡会是融水苗族自治县内以苗族为主的民间传统节日,通常在村外田边山坡或河滩举行,开展芦笙踩堂、斗马、斗鸡、对歌以及芒篙表演等活动。这种活动不仅展示了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交友叙旧、谈情说爱、交易商贸的机会。新禾节也叫吃新节、新米节,是融水苗族群众的重要节日之一,通常选在农历六月初六,庆祝夏季稻禾长势旺盛的时候。当天会封存半年的芦笙吹奏,各种丰富多彩的特色民俗节庆活动精彩上演。闹鱼节是融水苗族自治县红水乡良双苗寨的传统民间节日,已有465年历史。每年农历六月十六日举行,人们在河里嬉水抓鱼,寓意预祝丰收。在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红水乡、拱洞乡一带的苗族村寨,每逢苗年或春节除夕夜,小伙子们会成群结队走寨伴妹、讨豆粥。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小伙子们会拿青菜、柴火来到有姑娘的人家煮豆粥分享。苗族依山为寨聚族而居,一般小寨10余户,大寨多达500余户。房房建筑多半是曲回廓的吊脚木楼,不用铁钉,柱连梁,环环相扣,工艺水平很高。融水县西北部山区的安太、洞头、四荣、香粉、安陲等乡的苗民有斗马的传统。斗马活动源于苗家一种婚姻裁决方式,姑娘们喜欢嫁给斗马的能手。这些风俗不仅体现了融水苗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也展示了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生活方式。
融水苗族风情

融水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这里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而且拥有丰富的苗族文化和民俗风情。苗族传统节日与习俗1.苗年:这是苗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农历十月至十一月之间举行。节日期间,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吹芦笙、跳苗舞、百家宴等。2.坡会: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坡会是当地特有的民间文化活动,尤其集中在正月初三到十七这段时间。各村寨的男女老少举家出动,四处赶坡,进行芦笙踩堂、舞狮斗马、山歌对唱等活动。3.花山节:又名“跳花山”,是苗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间进行。节日期间,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青年欢聚对歌,表演踩鼓、跳狮子和芦笙舞等。4.芒蒿节:安陲乡的芒蒿节被称为野人节,每年正月十六、十七两天举行,是当地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古龙坡会民间文化文艺活动。苗族服饰与工艺苗族服饰以其绚丽多彩的颜色、精致的刺绣工艺、银饰的点缀以及独特的款式而闻名。这些服饰不仅是日常穿着,更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苗族的历史、地理、文化和民族特征。1.蜡染技艺: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族蜡染手工技艺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这种技艺以蜡为防染材料,在天然纤维织物上绘以图形,放入温度适宜的靛蓝染料缸中浸染多次,除蜡后布面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等多种图案。2.刺绣与纺织:苗族服饰上的刺绣和纺织技术极为出色,通常采用手工织布技艺制作,包括横纹、竖纹、斜纹织造等多种方式。蜡染也是苗族服饰制作中的重要一步,通常采用茜草、木莲花等植物为天然染料。民俗活动与旅游融水苗族自治县不仅有丰富的传统节日和独特的民俗活动,还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例如,柳州市文旅集团投资建设并运营的风情苗乡景区,以苗族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为主题,规划建设演艺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主题酒店、特色餐饮、文创产业、民族特色工艺等为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梦呜苗寨等地也通过展示和沉浸式体验苗族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欢庆佳节,乐享假期。融水苗族自治县以其独特的苗族文化和民俗风情,成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无论是参与传统的节日庆典,还是体验丰富的民俗活动,都能深刻感受到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融水苗族节日介绍

1.苗年:这是苗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具体时间因地区而异。例如,在杆洞乡一带,每年农历十二月初一过年。在苗年期间,人们会做美味佳肴祭祖,并跳踩堂舞庆祝。2.四月八:这是一个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位的传统节日,源于纪念苗族英雄亚鲁的祭祀活动,流行于湘、鄂、渝、滇、黔等地。3.吃新节(新禾节):这个节日也叫“吃新”,是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没有固定日期,通常在农历六七月间举行。在融水境内的苗族新禾节一般为每年农历六月初六。4.龙舟节:这是另一个重要的苗族节日,虽然具体细节较少提及,但可以推测其在当地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参与度。5.赶秋节:这个节日在每年立秋时举行,主要是为了庆祝秋天的到来和丰收。6.闹鱼节:这是当地传统的民间节日,已有465年历史,寓意预祝丰收。在红水乡良双苗寨,苗族同胞与游客会在河里嬉水抓鱼来庆祝这一节日。7.芦笙斗马节:这是融水苗族自治县特有的文体活动,每年11月26日县庆日这一天定为斗马节,自2000年开始,融水县每年都举办此节庆活动,影响力日益增加。8.坡会:这是融水苗族自治县的一种传统文体活动,每年新春都会举办,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各种民俗活动。这些节日不仅展示了苗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庆祝方式,还加强了家族和村寨的凝聚力和认同感。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融水苗族自治县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