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甘肃有哪些风俗,甘肃省有什么风俗

2024-07-31 02:47:33 来源 其他

甘肃有哪些风俗目录

甘肃有哪些风俗

甘肃省有什么风俗

甘肃有哪些风俗

1.春节习俗:社火表演:这是甘肃最古老的风俗之一,广泛流行于各地。社火起源于祭祀活动,是农耕文化中祭天、祭先农、祭山川土谷等神的仪式演变而来。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武威地区有煮五色豆粥的习俗,全家食用腊八粥,并在夜晚垒火堆放麦草。除夕:家家户户打扫卫生,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元宵节:县城机关单位或较大的乡镇习惯举行破字猜谜活动,人们一边观灯一边猜谜。2.端午节习俗:插艾草、柳条、沙枣花:大部分地方家家户户的门头要插上艾草、柳条或者沙枣花,意为驱虫避害。佩戴艾人、艾虎: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作成娱乐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3.清明节习俗:祭祖办盛会:兰州各界民众将城隍庙里的城隍爷木雕像抬到安定门外龙尾山下历坛的城隍行宫,兰州知府、皋兰知县等设馔致祭,士民共同祭拜,这种被称为“春祭”的风俗自清代后一直流行至民国初。踏青游赏:唐宋时期的清明节民俗活动如祭奠扫墓、踏青游赏、亲近自然等流传至今。4.其他特色风俗:兰州舞社火:兰州社火源于古代赛神祈福,角色和出场顺序都很有讲究,寄寓着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婚礼风俗: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的婚姻风俗遵循“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传统,在实行环节上又出现催妆、谑郎、新妇乘鞍等新现象。这些风俗不仅体现了甘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展示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甘肃省有什么风俗

{"error":{"code":"Error","message":"[GoogleGeerativeAIError]:Errorfetchigfrom[429TooMayRequests]Resourcehasbeeexhausted(e.g.checkquo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