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春节风俗,少数民族春节风俗有哪些资料图片
少数民族的春节风俗目录
少数民族的春节风俗

少数民族的春节
布依族春节习俗
布依族在阴历腊月底家家户户薰肉、灌香肠,烤酒、做糯粮粑粑、米花、缝新衣、手帕。腊月二十三用麦芽糖等果品送灶神。请先生写对子,贴门神、年画。三十晚上全家老少围火。
蒙古族春节习俗
蒙古族把农历春节叫“希恩吉勒”,即新年。除夕更岁时,一家人围坐在包内火炉边,在向长辈敬献“辞岁酒”之后,饱餐烤羊腿和煮水饺。
彝族春节习俗
彝族过年的习俗中,人们初一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挑水,全家都得喝“吉利水”,全天用新水洗东西、煮饭,以示辞旧迎新。
瑶族春节习俗
瑶族节日期间,人们聚在一起,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
拉祜族春节习俗
拉祜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云南拉祜族的“扩塔”节(拉祜语为春节)。除夕,每家每户要做象征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糯米粑,祭日月星辰,盼望在新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藏族春节习俗
藏族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
壮族春节习俗
壮族在农历新年之际,都要停工休息,并杀猪祭祖,置办年货。除夕家家杀鸡宰鸭,蒸制抠肉粉精肉叉烧肉等。除夕的米饭要蒸的很多,象征富裕。饭桌上要有白斩鸡,有老人的家庭,还要炖猪脚和炖整鸡。
白族春节习俗
白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是白族的朝山会。朝山会期间,白族人民会进行各种宗教活动和文化表演,庆祝新春佳节。
苗族春节习俗
苗族在春节期间有一个独特的习俗——挑清水。鸡叫头遍,苗乡山寨的男主人们便点着火把,挑起水桶来到井边,挑清水。这个习俗象征着新的一年中家庭的纯洁和幸福。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春节习俗,我们可以看到各少数民族在传承自身文化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少数民族春节风俗有哪些资料图片

少数民族春节风俗 藏族的春节庆祝活动藏族人民在春节期间庆祝藏历年,这一节日结合了宗教仪式和民间庆祝。除夕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人们身着节日盛装,互相拜访,共同祈祷新的一年平安吉祥。还有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 彝族的春节习俗彝族根据彝历选定年节,有的地区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象征新的一年雨水充足。 布依族的春节传统布依族在春节前会薰肉、灌香肠,烤酒、做糯粮粑粑、米花,并缝新衣、手帕。腊月二十三用麦芽糖等果品送灶神,三十晚上全家老少围火而坐,先祭祀祖宗天地,然后全家人互相祝福,吃团圆饭。 满族的春节庆祝方式满族在春节前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面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 蒙古族的春节食俗蒙古族在除夕更岁时,一家人围坐在蒙古包内火炉边,在向长辈敬献“辞岁酒”之后,饱餐烤羊腿和煮水饺。这种习俗体现了蒙古族对家庭团聚和长辈尊敬的重视。 畲族的春节特色畲族群众过年喜欢吃年糕,寓意着团团圆圆、年年高升。制作年糕的过程包括将糯米煮熟后加入白糖、地瓜粉和熬好的红糖水,搅拌均匀后蒸制而成。年糕不仅自家食用,也可馈赠亲友,蕴含着浓浓的人情味儿。通过这些详细的描述和图片展示,我们可以看到各少数民族在春节期间的独特庆祝方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少数民族春节风俗思维导图

少数民族春节风俗思维导图 布依族春节习俗 准备阶段:阴历腊月底,家家户户薰肉、灌香肠,烤酒、做糯粮粑粑、米花、缝新衣、手帕。腊月二十三用麦芽糖等果品送灶神。请先生写对子,贴门神、年画。 除夕夜:通宵达旦守岁。 正月初一:清晨,姑娘们抢挑第一担“聪明水”。 蒙古族春节习俗 除夕更岁时:一家人围坐在包内火炉边,在向长辈敬献“辞岁酒”之后,饱餐烤羊腿和煮水饺。 正月初一:被称为“白节”,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 高山族春节习俗 中国台湾省高山族:有吃“长年菜”的习俗。长年菜也叫作“芥菜”,吃这种菜是预示寿命长。有的人将长长的粉丝加入长年菜中。 达斡尔族春节习俗 准备阶段:腊月集中杀年猪,并借此机会亲朋好友间相互请客,以示一年好的收成,互相庆贺,加深亲情、友情。 除夕夜: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藏族春节习俗 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 正月初一:拜年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 朝鲜族春节习俗 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耶琴和筒箫乐曲将人们带入新的一年。正月十五晚上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他们的儿孙健康、进步、万事如意。 壮族春节习俗 节期活动:舞狮子、耍龙灯、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年三十家宴:十分丰盛而隆重。 苗族春节习俗 挑清水:鸡叫头遍,男主人们便点着火把,挑起水桶来到井边,挑清水。关于“挑清水”,这里流传着一个民间故事。 其他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羌族、侗族:也有各自独特的春节习俗,如抢挑第一担水、跳马跳骆驼比赛等。通过以上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文化内涵,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春节文化,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