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风俗,怒族的风俗
怒族风俗目录
怒族风俗

怒族服饰
怒族的服饰风格古朴素雅,男子的传统服饰为交领长衫,及膝长裤,穿时前襟上提,束腰带,扎成袋状,以便装物。蓄发,用青布或白布包头。裹麻布腿。妇女穿右开襟上衣,长及踝的麻布袍,在衣服前后摆的接口处缀一块红色的镶边布。年轻少女喜欢在麻布袍的外面加一条围裙,并在衣服边上绣上各色花边。
怒族婚俗
怒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一般在20岁以上才提亲,看重哪家的姑娘后,由能说会道者上门提亲。得到女方父母的允许,商定彩礼后,即不得反悔。聘礼一般多为黄牛,多则2头,少则1头。婚期不择日期,不忌年月,男方备好。
怒族饮食习俗
怒族习惯于日食两餐。其主食绝大部分以玉米为主。玉米的食用方法从爆米花逐渐发展为煮焖成咕嘟饭(类似玉米面稠糊)、包谷稀饭,做成包谷粑粑,石板粑粑最有特色。
怒族节日
怒族的传统节日因各地所处的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别,主要节日有“若卷”、“汝为”、“夸白”、“仙女节”等[[29]]。其中,鲜花节是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怒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延续三天。
怒族自然崇拜
怒族传统上盛行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在他们看来,自然界中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大树、怪石等一切现象和事物都有“神灵”存在,并支配着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因此它们都是必须崇拜的对象。
怒族的风俗

怒族的婚俗怒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一般在20岁以上才提亲。得到女方父母的允许后,商定彩礼,聘礼多为黄牛,婚期不择日期,不忌年月。怒族青年男女结婚时,通常选择在属龙或属蛇的日子进行,因为龙和蛇在怒族的观念中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怒族的饮食习俗怒族习惯于日食两餐,主食绝大部分以玉米为主。玉米的食用方法从爆米花逐渐发展为煮焖成咕嘟饭(类似玉米面稠糊)、包谷稀饭,做成包谷粑粑,石板粑粑最有特色。怒族还有琵琶肉、呷辣、树花菜、漆油茶等民族风味食品。怒族的服饰习俗怒族男女服饰多为麻布质地,妇女一般穿敞襟宽胸、衣长到踝的麻布袍,在衣服前后摆的接口处缀一块红色的镶边布。年轻少女喜欢在麻布袍的外面加一条围裙,并在衣服边上绣上各色花边。男子则穿敞襟宽胸、衣长及膝的麻布袍,腰间系一根布带或绳子。怒族的传统节日怒族除过年外,还过鲜花节(农历三月十五)、祭谷神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九)和祭山林节。春节被称为“吉佳姆”或“盍司节”,时间为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底至正月,节期15天。仙女节是怒族除春节外最重要的节日,每年农历3月15日举行[[29]]。怒族的居住习俗怒族民居多为干栏式竹楼、木楞房和土墙房,石头顶房现已少见。由于怒族四个组成部分不同,居住地域有别,他们所接触的文化也不同,使得怒族的服饰呈现出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局面。怒族的丧葬习俗怒族人死后,有吹竹筒号(剥利)的习俗,主要用于男性成年人死亡时。吹号的目的主要是给亲友报丧、增加哀悼的气氛,同时还有给死者驱赶到阴间途中挡路的老虎等猛兽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