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正月十四夜风俗,象山节日
象山正月十四夜风俗目录
象山正月十四夜风俗

象山正月十四夜的民俗文化
象山正月十四夜,是当地独特的元宵节庆祝方式。根据象山民谚:“要睏冬至夜,要吃三十夜,要嬉十四夜”,正月十四夜被视为元宵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天,人们从寺庙抬出菩萨,进行行神活动,锣鼓、龙灯、鱼灯、马灯等依次排列,男女老少提灯观灯,大街小巷人如潮涌,热闹非凡。
传统习俗与现代活动
象山的正月十四夜不仅保留了传统的习俗,还融入了许多现代元素。例如,在石浦地区,家家户户都会吃一种被称为“糊粒”的主食,以示纪念。石浦镇还会举办金狗迎春闹元宵活动,场面相当热闹。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疫情下的特殊变化
由于疫情的影响,象山的正月十四夜活动也发生了变化。往年热闹非凡的场面变得安静了许多,少出门、少聚集成为了新的常态。尽管如此,象山人依然通过各种线上活动来庆祝这个特别的节日,保持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未来展望与期待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象山的正月十四夜活动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未来,象山将继续保留和弘扬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这一传统节日中来。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象山的正月十四夜能够再次恢复往日的热闹与欢乐。
象山节日

象山海鲜美食节象山海鲜美食节是象山特色的节日之一,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品尝美味的海鲜。2023年的海鲜美食节以“奔赴山海 象往新鲜”为主题,通过举办全省海鲜烹饪大赛、发布象山地标美食、推出海鲜烧烤趴等系列活动,多方位展示象山美食文化内涵。象山各乡镇(街道)的地标美食如西周米馒头、渔山雪花冻、石浦炸虾饼等也在寻味市集上亮相,吸引了众多食客。象山元宵节象山的元宵节有着独特的习俗,正月十四过元宵而不是十五。这一习俗源于明代嘉靖年间,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在这一天,象山各地会举行各种民间民俗表演,如抬阁队、马灯队、舞狮队等,热闹非凡。象山人还会吃汤圆和糊辣,这些传统食品象征着团圆和幸福。象山春节习俗象山的春节习俗丰富多彩,从腊月廿三开始祭灶,到除夕夜守岁,每一步都充满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做豆腐、割肉等活动,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象山人还会制作年糕,寓意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象山冬至节冬至在象山被称为“拜冬至”,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冬至日,象山人会吃汤馃,这种食品象征着长寿和健康。冬至不仅是美食的盛宴,更是家人团聚的时刻,体现了象山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象山端午节端午节在象山也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除了吃粽子和佩香囊外,象山人还会参加各种端午文化活动,如团扇绘制等[[29]]。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节日的内容,也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到象山的传统文化。象山开渔节象山的开渔节是中国著名的海洋庆典活动之一,每年农历九月举行。开渔节包括祭海仪式和传统民间文艺表演等内容,展示了象山渔民对大海的敬畏和感恩之情。开渔节不仅是渔民们祈求平安丰收的重要时刻,也是象山文化的一大亮点。
象山石浦十四夜灯会

象山石浦十四夜灯会的历史渊源象山石浦的“十四夜”灯会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这一传统习俗源于明代,兴于清代,一直流传至今。石浦镇拥有千年的渔港历史和丰富的海洋资源,以“石浦海鲜、海渔文化、渔港风光”闻名长三角。每年农历正月十四,石浦渔港都会举行盛大的灯会活动,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石浦十四夜灯会的主要活动内容石浦十四夜灯会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主要有过元宵、吃糊粒、石浦踩街、观演出、赏民俗、猜灯谜等活动。其中,民间灯舞是当地元宵特色之一,包括鱼灯、龙灯、马灯等石浦特色的表演形式。还有昌国龙灯队、东门鱼灯队、延昌马灯队、石浦细十番乐队、传统抬阁队等17支队伍组成的民间灯舞队,再现渔家习俗,传递渔家文化。石浦十四夜灯会的巡游路线石浦十四夜灯会的巡游路线通常从延昌小学开始,经过大华路、渔港北路、渔港中路、海峡广场、渔港南路、金山路,最后到达半岛酒店。巡游过程中,各色鱼灯把整个石浦的夜晚装扮得流光溢彩,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石浦十四夜灯会的文化意义石浦十四夜灯会不仅是渔家人一脉相传的文化习俗,也是象山地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灯会活动,当地居民和游客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渔家文化和海洋文化。灯会还具有集展览、娱乐、文化、教育、国际交流等于一体的文化盛会的作用与意义。石浦十四夜灯会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和展示。每年的正月十四,石浦渔港都会以其独特的渔家文化和海洋文化,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共同庆祝这个充满魅力的传统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