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回族人去世风俗,回族亡人后有什么讲究

日期:2024-07-02 来源 其他

回族人去世风俗目录

回族人去世风俗

回族亡人后有什么讲究

回族人去世风俗

回族人的丧葬风俗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 速葬:根据伊斯兰教的“三日必葬”规定,回族人去世后一般在三天之内进行埋葬。如果早上去世,则下午埋;如果晚上去世,则次日早上埋,最多不能超过三天[[4]][[12]][[13]]。

2. 薄葬和土葬:回族人实行土葬,不使用棺材,而是用木匣将遗体运送到清真寺,然后在地面挖一个长方形深坑(长不超过2米,宽不超过1米),并在坑前沿做一个土枕,将遗体放入坑内,覆盖三根圆木并加土堆成坟墓[][[5]][[11]]。

3. 简朴的仪式:回族丧葬仪式强调简朴和庄重,避免过度哀伤和痛哭,认为这会影响死者的安宁[[9]][[18]]。整个过程包括停尸、善面、备殓、净身、殡礼、下葬和纪念亡人等程序[][[7]]。

4. 尊重死者:在丧葬过程中,亲属会用水洗尸,并由阿訇或亲人整理尸体,确保亡人面容整洁[[6]][[10]][[22]]。回族人在丧葬中忌讳说“死”,而是称“逝世”为“无常”或“归真”[[15]][[23]]。

5. 宗教色彩浓厚:回族丧葬习俗不仅体现了伊斯兰教的教义和礼仪,还反映了回族的文化和社会传统[][[20]][[25]]。

回族人的丧葬风俗既有宗教信仰的指导,也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对死者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

回族亡人后有什么讲究

回族亡人后的讲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净身:回族人死后称为“归真”,有为亡人净身的习俗。洗亡人的方法包括给无大净的亡人或月经期妇女用水洗周身一次,把亡人放在高处,脱掉衣服,用布遮住羞体[]。2. 停尸:亡人去世后,家属要给亡人瞑其眼,合其口,顺其手足,理其发须,并整理好尸体。有条件的要在通风凉爽的地方停放尸体,如住房紧张或家境贫寒,可在客房地上铺上席子[[7]]。3. 葬礼:回族丧葬讲究安静、简单,不使用棺椁,仅用36尺白布缠身。丧礼过程中不动用车辆,不使用鼓手吹打,禁止送花圈挽联,不摆设祭品,也不搞纸车纸马等纸扎纸烧,不请客,不收钱[[4]]。回族主张速葬,一般早上无常下午埋,晚上无常次日早上埋,不能超过三天[[15]]。4. 纪念活动:在纪念亡人的过程中,回族人形成了一些风俗习惯,如七日、月头、百日、周年、清明节、节日都阿等[[12]]。祭祀亡人称为“锅里倒油”或“尔麦里”,主要是祭祀直系亲属亡人,祭祀从人“无常”后埋葬的当天晚上开始[[18]][[21]]。5. 卫生和程序:回族丧葬非常讲究卫生和程序,丧家在人死后三天之内不生火做食[]。参加丧葬举行仪式的回族人要认真沐浴,随时保持内外清洁[]。6. 墓地和坟墓:回族实行土葬,墓前竖碑,一般面向西方。入土时先将塔卜罩子取下,再将塔卜抬近坑旁,把四周围的木板撤去,遗体入在坑内接触地面,再用三根圆木盖在坑上,加土堆成坟墓[[14]]。这些讲究体现了回族对生死的认识和尊重,同时也反映了伊斯兰教的影响和回族的文化传统。